一、買賣合同完成后還能解除嗎?
可以;一般自雙方簽字蓋章生效。如果想取消,可以協商。協商不成,單方取消要承擔違約責任。
以下情況,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二、買賣合同的生效要件:
合同的效力,僅存在于已經成立并且具備法定要件的合同,而并非是所有已成立的合同。只有滿足一定的要求,合同的效力才能夠實現。具體地,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生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只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獨立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為合同的主體,其合同行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不能自己訂立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只能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例外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為合同的主體,但也并非是所有合同的主體。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但它們的行為能力又受其自身形態、職責、業務或者經營范圍的限制。法律的該規定對于保護當事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2、意思表示真實
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所謂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所謂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其內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為外界所客觀理解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實要求表示行為應當與效果意思相一致。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因為合同在本質上乃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合意,此種合意符合法律規定,依法律可以產生法律約束力;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產生此種約束力,則取決于此種意思表示是否同行為人的真實意思相符合。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僅應符合法律規定,而且在內容上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將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合同生效要件,可以大大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對于那些表面上雖未違反現行立法的禁止性規定,但實質上損害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破壞了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合同行為,都應認為是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同時,將社會公共利益作為衡量合同生效的要件,也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共道德,因為社會公共利益本身也包含了行為內容應符合社會公共道德的要求。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44條也作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的簽訂是需要雙方協商好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如果想要解除合同就需要有合適的理由,并且找到對方一起處理好,只要有違約,那么就可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好的來進行辦理,所以,合同的解除與合同的簽定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協議怎么寫?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后損害賠償應該怎么算?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協議如何書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協議范本
2021-03-11被鄰居家的寵物狗咬傷要求對方賠償多少合適
2020-11-25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以及要求
2020-12-14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杭州拆遷安置房只有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