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有很多種情況,首先有單方的解除,還有根據法定情形的法定解除,以及按照約定的約定解除和協議解除。
所有的合同解除都需要符合相應的法律規定和流程,否則很有可能損害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合理地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包含:
因為意外的事情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且不是雙方能夠預料和解決的原因,比如嚴重的自然災害、地震、洪水、戰亂、刑事犯罪等時間,這些意外的不可抗力事件根據情況對合同履行的影響也有差異。影響較小的,可以協商溝通通過延長合同時限的方式來確保合同的履行。但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夠隨便地單方面私自解除合同。并且因意外事宜需要解除合同的人有向對方舉證解釋的責任和義務;
在合同即將到期時,當事方表示自己曾明確表示國自己不承擔合同中對另一方具有重要的或者根本性影響的那部分責任;當事人因為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違約造成的合同無法履行,并且違約后極大地影響力當初合同簽署時的預期收益,那么當事人有權不催促告知對方,直接在單方面提出解除合同;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比如借錢的人并未將借來的錢按照借條所說的用途使用,那么放貸一方就可以提前或者解除合同,不再繼續按照合同約定繼續借錢。在租房領域,若租客單方面私自轉租,那么房東也可以酌情解除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單方面解除合同的行為需要及時告知對方,如果仍然有異議,可以去法院或仲裁機構進行確認和裁決。
除了法定的情況,當事人各方也可以確定正常解除合同的情形,當合同中涉及到解除合同的條件合適時,雙方就可以正當合理地解除合同。當事人各方也可以通過充分地協商和溝通后解除合同。但是雙方解除合同的前提,必須是雙方均同意,合法并且不損害社會和國家的利益。
合同解除后根據雙方的合同履行進展和合同性質,有著多種處理方法。
合同解除后根據約定需要返回到訂立條約前的狀態。如果原來的東西是具體的某種物品,可以使用同一類別的物品返還給對方。反之,還需要支付合同訂立期間可能產生的財產利息損失、財產維護費用、返回財產辦理的手續費用、違約金及賠償費用等。
如果合同解除給當事人造成了對方損害,賠償的方式和金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雙方協議中有雙方解除合同損失互免條款,那么雙方均無效賠償;因為意外事件發生后未及時補救,造成更大的損失,可要求追究更多的賠償責任;損失賠償金額應參照合同正常完成后的利益計算,但是要求的賠償金額不能超過預期損失的合理范圍,不可以漫天要價,破壞正常的合同解除。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合同解除的內容,小編為你整理和推薦以下文章,趕快去點擊查看吧!
合同解除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租賃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還需要承擔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擾民是幾點到幾點
2021-01-01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