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合同成立并且生效了以后,因為一方或者雙方的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得合同關系消滅的一種行為。那么關于合同法規定的解除有哪些情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帶來關于合同法規定的解除情形的相關內容。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
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根據上文可知,合同法所規定的解除的情形主要有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預期違約、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果您還需要了解關于合同解除的程序等的相關內容,您可以在律霸網站上進行咨詢。
合同解除有何程序
合同解除終止有什么區別
房屋租賃合同解除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行政復議的對象是什么
2021-01-27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