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中違約金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對于行政合同的違約金問題的主要規定如下:
(1)如果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2)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對違約金進行約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二、行政合同違約構成要件
行政合同主體的行為是否構成違約,需要依據一定的標準加以評判,這一標準就是行政違約的構成要件。對此行政違約同民事違約遵循共通的原理,在具體內容上卻又有所不同。
1、行政違約的成立要求行政合同主體違約行為的存在,這一違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它是行政違約成立的客觀要素,又是決定行政違約存在的前提條件。行政違約本質上是行政違法,作為行政違約的構成要件的行政違約行為是指行政違法原則的外在表現。
2、行政違約的成立還要求行政合同主體具有過錯。
根據行政法原理,作為一般的行政法行為,對其法律效力進行價值判斷,通常排斥行為主體的主觀因素,即不以行為人是否有過錯作為判斷其行為效力的標準,而以行為是否合法作為行政行為的效力準則;但行政違約不是通常意義是的行政行為,通常意義上的行政行為是具有先定力的合法的行政行為,是受肯定的效力推定和國家強制力保護的。而行政違約行為受違法原則的制約,是對公共利益的侵犯和對行政法律的違抗,原本就是作為行政合法行為的對立物存在的,由此法律對其必然作出否定的價值判斷。所以,行政違約行為與行政責任相聯,行政違約是行政責任的前提,行政責任是行政違約的法律后果。
如果因為違約金的問題提起的屬于行政訴訟,那說明簽訂的合同本身就是行政合同。可不管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訴訟法,合同法根本沒辦法去統一的約束違約金的多少,有些違約行為,有可能給對方帶來的直接的經濟損失就已經高達上百萬了,但違約金支付的數額已經超過帶來實際損失的30%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為有些偏高。
行政訴訟法全文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架輕傷需要什么證據
2020-11-22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