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轉讓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
項目轉讓合同訴訟時效是3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項目轉讓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二、可以導致項目轉讓合同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三、項目轉讓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是怎么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此外,當事人有約定的,約定的法院有管轄權。雖然當事人還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管轄法院,但是當事人約定的法院必須屬于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所在地、被告住所所在地、合同標的物所在地之一,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將面臨法院不予受理的后果。
無論合同的訴訟時效是3年還是4年,實際上,在項目轉讓合同實施的過程當中如果發生了糾紛,并且雙方當事人也沒辦法按照合同的約定處理糾紛了的話就應該盡早起訴,如果等到訴訟時效屆滿之前再起訴,有些證據恐怕就很難收集了。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民事訴訟口頭起訴可不可以,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農村戶口拆遷有補償嗎,怎么補償
2020-12-02被拆遷人需要以拆遷補償款支付購房款需提供哪些文件呢
2021-03-15拆遷安置房被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辦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