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提出離婚會吃虧
有的當事人認為先提出離婚對方會以不離婚為要挾,從而導致自己在訴訟中處于被動,尤其在財產分割時會吃虧。這種想法并無法律依據。
首先,夫妻雙方在案件訴訟中地位平等,離婚時,法院首先會分清當事人的個人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個人的財產歸各自所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先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和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處理。因此,先起訴不等于原告必須在財產分割方面作出讓步,二者沒有必然聯系。
其次,訴訟中的主動與被動取決于證據的收集,法律的運用以及訴訟技巧和經驗。這種誤解常常導致雙方都不愿主動提起離婚訴訟,長期處于冷戰當中,很多感情已經破裂的婚姻處于植物人狀態,對當事人雙方有害。
(二)離婚了就別來探望我的孩子
在以往的實踐中,很多不懂法的當事人認為:夫妻離婚后,孩子隨一方生活,就可以永遠割斷與另一方的關系,有些人甚至以不要撫養費為條件,提出與另一方永久斷絕關系。這就侵犯了對方的探望權。婚姻法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對子女有探望權,撫養方有配合的義務。探望權的立法基礎在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和長久生活的感情。
事實上,子女與父母的親緣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因為離婚而受到限制。探望權的行使是基于親屬權而產生的。即便非撫養方與子女于實際上并沒有血緣關系(收養子女、婚內非婚生子女等),也不能影響其探望權的行使,這是基于非撫養方與子女長期生活所產生的感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三)分居2年就可離婚
有的當事人認為分居2年就可離婚,或認為只有分居2年才能離婚。這種認識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其一,因為離婚是雙方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想依法解除婚姻關系,只能到民政部門協議離婚或到法院訴訟離婚,此外,沒有第三條途徑。
其二,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可以判決離婚。但如因工作學習等原因引起的,則顯然分居2年以上不是離婚的法定條件。
其三,因感情不和分居2年是離婚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未分居但具備其他法定條件的仍可以判決離婚。有的夫妻感情雖已破裂,但誤以為只有分居2年后才能離婚,因此等待2年后再起訴,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四)房產證上登記誰的名字就是誰的產權
有的婚姻當事人誤以為房屋登記是誰的名字在離婚時就會判給誰。事實上,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無論是以哪方的名義登記,如無特殊約定,都會作為共同財產處理。
(五)隱藏轉移財產可以多得財產
有的當事人在離婚前或在離婚訴訟中,常常轉移或隱匿共同財產,比如銀行存款股票,變更房屋登記等,以為轉移或隱匿了就成為自己的個人財產。實際上,轉移或隱匿共同財產往往會留下相關證據,還可能導致因惡意隱匿、轉移而少分或不分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非法隱藏、轉移拒不交出的,或非法變賣、毀損的,分割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應予以少分或不分。具體處理時,應把隱藏、轉移、變賣、毀損的財產作為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分得的財產份額,對另一方的應得的份額應以其他夫妻共同財產折抵,不足折抵的,差額部分由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折價補償對方。
(六)女性當事人要求青春損失賠償
有的女性當事人認為,在離婚時男方應當給予一定的青春損失賠償。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婚姻損害賠償只有在家庭暴力,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情況下,法院才能判決過錯方給予賠償。
(七)我不同意離就別想離
有的當事人誤認為只要自己堅持不同意離婚,就不會判決離婚。這是沒有法律根據的。《婚姻法》規定,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準予或不準離婚應以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作為區分的界限。因此,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感情已經破裂,即使不同意離婚,法院也會判決離婚。
(八)既然沒有撫養權自己就沒有任何義務
有的當事人認為:離婚后如對子女沒有撫養權,就可以和子女脫離關系,自己就沒有任何義務了。這種想法不僅違背了起碼的道德,同時也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婚姻法》規定,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不會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誰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如出現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生活或子女患病、上學等新情況,子女有權要求父母增加撫養費,如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病、傷殘等原因無力繼續撫養,或有虐待子女等行為,法院還可依撫養方當事人、子女等的訴訟申請變更撫養權。
(九)只要捉奸成功就能得到賠償
根據《婚姻法》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這就是說,只有過錯方有上述法定情節,無過錯方提起賠償請求,法院才可能會支持。僅有婚外情即婚外性行為,法院支持賠償訴請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不過,掌握婚外情證據,可以請求法院對有過錯方少分夫妻共同財產。
有人認為“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就是指婚外情。但二者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婚姻法》所指"“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第三者,一般沒有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的行為。
(十)離婚后發現對方隱瞞共同財產就不能主張權利了
有的當事人認為,離婚后才發現對方隱瞞了共同財產未進行分割,就不能主張權利了。按照婚姻法及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離婚后發現還有共同財產未分割的,自發現之日起2年內可以起訴要求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