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二、適用范圍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于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因此下列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
1、人身權的請求權
2、財產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權
3、抗辯權
4、形成權
5、存款本息的請求權具有無特定履行期限,存款人可以隨時請求金融機構兌付的特殊性,如果適用訴訟時效,會關系到民眾的生存利益,對于民眾的生存利益會帶來深刻影響,也不符合這個法律存在的特性,所以存款本息不適用。
6、認購人是基于對國家和對金融機構的信賴購買債權的,他的投資具有類似于儲蓄的性質,所以由國債和金融債產生的支付體系請求權不應該適用訴訟時效。
7、基于投資產生的繳付出資的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充足的資本是企業開展對外經營活動的保障,也是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擔保,足額出資也是公司法定義務,繳付出資請求權不應該受到時效的限制,否則有違公司資本充足的原則。
8、如果對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那么,超過訴訟時效而被他人占有的財產就會成為無主物。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人身權、物權、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后權利人根據侵權行為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由于是債權,所以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三、特征
1、訴訟時效不受當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發生權利消滅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
2、訴訟時效具有強行性由法律規定的不得當事人自行約定或規定;
3、訴訟時效的效果是期間與事實的結合;
4、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但并非所有的請求權如物上請求權;
5、法官無權主動釋明并適用該時效的規定需要當事人提出適用該制度 訴訟時效的起算,也即訴訟時效期間的開始,它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即從權利人能行使請求權之日開始算起。
如果在簽訂了合同后受到了侵害權利人的行為后,當事人也是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當事人沒有行使請求權后也是會喪失了勝訴權,但是國家也是規定了即使超過了訴訟時效后,人民法院也是需要受理案件的。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問題處理規定
教您如何打官司之重視訴訟時效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