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損害責任情形的內容是什么?
1、醫療技術損害責任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
2、醫療倫理損害責任
醫療倫理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提供病患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
在訴訟中,對于責任構成的醫療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因果關系的證明,由受害患者一方負責證明。在此基礎上實行過錯推定,將醫療過失的舉證責任全部歸之于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一方認為自己不存在醫療過失,須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否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醫療產品損害責任
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應該承擔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二、一般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1、過錯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54條規定醫療機構在醫療行為中須存在醫療過錯,且因為該過錯導致了患者醫療損害才需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這是《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后在醫療損害訴訟案件中,醫方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
2、過錯推定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3、無過錯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59條規定了在醫療行為中,只要醫療機構使用了不合格的醫療產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損害,無論其醫療行為是否有醫療過錯,都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在醫療事故中,對于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行為給患者造成實際的損害,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權的,醫療機構就應當承擔相應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依據實際造成的損害賠償相應的誤工費、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等,從經濟上賠償受害人的損失。
醫療損害責任有哪些類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特征及歸責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更約權
2021-02-0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