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法律適用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具有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的雙重性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就其所要解決問題的內容而言是經濟賠償問題,和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是一樣的。然而這種損害賠償卻不是獨立的民事訴訟所能解決的,它在程序上受到刑事審判程序的制約,在具體賠償責任的確認上又是和刑事犯罪的認定相互聯系的。所以它又不是獨立的民事訴訟,而是刑事審判組織在刑事訴訟終結時或終結后的訴訟活動。
正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特殊性,決定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適用法律上的特殊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淵源于刑事訴訟法,當然要適用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如對附帶的民事訴訟判決部分不服,上訴期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只能是10天,而不能是15天。同時在附帶民事訴訟過程中,又要依據民事訴訟法的某些規定進行審理,如當事人可以和解、原告可以撤回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條和第八章的規定,人民法院還可以調解。但由于附帶民事訴訟受刑事訴訟的制約,就使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又有自己不同于獨立民事訴訟的一些地方,如對人民檢察院起訴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應由人民法院主持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由于“刑事訴訟過程”包括偵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所以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既可以是在偵查階段,也可以是在起訴階段,還可以在審判階段。作為審判機關的人民法院理所當然地應作為調解的主持者。問題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否可以主持調解呢?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主持調解附帶民事訴訟似乎已成慣例。筆者認為,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主持者只能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能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進行調解,理由是:
(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的調解有悖于我國的基本司法制度。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我國的基本司法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公安機關行使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權。審判是人民法院適用法律審理和裁判的活動,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既不是檢察權的內容,又不是偵查權的內容,而是審判案件的活動。
(二)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的調解不符合事實清楚、是非分明的原則。附帶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由于被告人犯罪行為所造成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這種賠償責任的有無以及大小,與犯罪人的犯罪構成、犯罪情節等有直接的關系。只有刑事部分經過審判,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事實清楚,才有可能分清是非。在此之前進行調解,勢必出現刑事案件沒有定案之前便將附之于上的民事訴訟先行了結的混亂現象,從而影響民事責任的正確承擔。
(三)從公安機關調解的性質看,人民法院的調解是一種訴訟活動,而公安機關雖可以調解,但其性質屬于行政調解,用行政調解來解決附帶民事訴訟爭議顯然是一種違法現象。
(四)從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看,經調解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在偵查或起訴階段達成了協議,不管被告人是否已經履行了協議,如果案件提起了公訴,被害人又堅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協議將隨卷移送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作最終的確認。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仍必須查明損害的事實,依法確定被告人的民事責任,以作出正確的判決或調解。人民法院如果認為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主持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不當,依法作出了不同的判決,或經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達成的協議不同于上述協議時,勢必出現不同機關對同一案件的處理結果相異的不嚴肅現象。
三、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其他幾個問題
(一)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在任何時候均不適用調解,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的方式予以處理。因為從訴訟地位上看,國家檢察機關與被告人有顯著的差別,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國家、集體的財產造成損失,被告人只有依法賠償,毫無協商的余地。如果進行調解,會出現人民檢察院和犯罪分子討價的滑稽場面。
(二)如果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受害人已經向公安機關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公安機關一經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附帶民事訴訟其實已不存在了。因附帶民事訴訟必須是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而提起的,它依附于刑事訴訟。撤銷案件后,公安機關可以告之受害人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對損害賠償糾紛進行調解,只是此時調解性質不是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而是行政調解。
(三)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不起訴的案件,司法實踐中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處理方法不一:或是由人民檢察院調解,調解不成的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或是直接告之原告提起民事訴訟。如前所述,人民檢察院不能對附帶民事訴訟進行調解。筆者認為,由人民檢察院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也不妥,因為被告人確有犯罪行為,原告也已經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訴訟過程中又沒有撤訴,訴訟不應終結;即使原告撤訴,因人民檢察院無權決定準予撤訴,訴訟仍不能終結。這種情況下告之原告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不合法理。這也是不起訴制度存在的問題之一,有待于刑事訴訟法的進一步完善。
(四)原告已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人民法院宣告被告人無罪的案件,因為無罪并不等于不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可以在宣告無罪判決中一并判處被告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如果先宣告無罪判決,還應由同一審判組織對附帶民事訴訟進行審理,作出調解或者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