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期限是多久?
醫療糾紛的種類較多,醫療糾紛訴訟中涉及的法律關系也較為復雜,因此權利人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選擇訴訟案由,即醫療侵權糾紛和合同違約糾紛。選擇的角度不同,則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也就不同。對于醫療侵權糾紛,則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而對于合同違約糾紛,則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患者如與醫院發生糾紛后欲追究醫院侵權責任的訴訟,適用特殊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為1年;如把醫療糾紛作為一種醫療合同糾紛,則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但在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大多以醫療侵權糾紛受理。因此作為患者及其家屬,在發生醫療糾紛后,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僅有利于證據的收集,也可避免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使自己喪失勝訴的權利。
二、醫療事故處理方式有哪些?
1、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1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所謂“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是指病員或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病員死亡、殘廢等不良后果,在認識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認識,以及雙方在認定性質上無分歧,即都認為屬于醫療事故,但在處理上卻各持不同意見。即使如此,當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也首先要通過醫療單位和病員或其家屬自行協商的方式予以確認和解決,而不應跨越這一步驟直接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2、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經醫療單位和病員及其家屬通過自行協商,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即定性)和處理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由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之后,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3、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人民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解決可分為民事訴訟解決、刑事訴訟解決和行政訴訟解決三種途徑。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往往導致患者受傷,嚴重者致人死亡,通常情況下,雙方協商是不行的,直接發起訴訟效果更好些。走法律程序的話,處理時間最長是兩年。處理醫療事故,患者應當做一個司法鑒定,明確傷殘情況,保留好診斷書等材料,積極參與訴訟。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最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哪個部門負責?
醫療事故最高賠償金額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