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討欠款起訴書范文
原告:xxx(姓名),xxx(性別),xxxx年xx月xx日,漢族,文化程度xxxx,工作單位xxxx,職位xxxx,住址:xxxxxxxxxxxxxxxx
被告:xxx(姓名),xxx(性別),xxxx(姓名),xxxx年xx月xx日,漢族,文化程度xxxx,工作單位xxxx,職位xxxx,住址:xxxxxxxxxxxxxxxx
請求事項:
1、判決被告償還欠款xxx元及利息xxx元。
2、判決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
200*年*月*日,債務人***從原告處借走人民幣x萬元,并當場向原告寫下欠條一份。然而,到還款日期后,被告以各種理由和借口遲遲不肯償還債務,其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現訴請法院判決被告xxx償還原告xxx人民幣x萬元,并支付利息,以維護原告合法權益。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原告:xxx
xxxx年x月xx日
附:一、本訴狀副本x份(按被告人數確定份數);
二、證據一份(借條為證)。
訴訟程序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制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4)《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力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情況:
(1)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并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在民事案件中進行訴訟之前,需要寫好起訴書,還需要將需要用到的證據收集起來,在寫起訴書的過程當中,可以附帶證據,借貸糾紛中的證據一般屬于借條,如果借條沒有法律效力就不能用,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房子賣了沒過戶現在拆遷能拿補償款嗎
2020-11-21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4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