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湖南律師 山海關區律師 泰興市律師 茶山鎮律師 增城市律師 金牛區律師 拉薩律師
在發生醫療損害時,患者可以請求醫療過錯鑒定,若醫院方存在過錯,則應對患者的損失賠償責任。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是因為醫療過錯導致胎兒死亡時應該怎么處理呢?是將胎兒看做一個獨立的人還是看做母親身體的一部分處理呢?律霸小編為您介紹一則胎兒醫療過錯案例。
一、案情介紹
小趙懷孕后一直在某婦幼保健醫院檢查。隨著腹部一日一日的隆起,小趙期待著小寶寶的誕生。預產期到了,小趙住進了某婦幼保健醫院。小趙十月懷胎并沒有結果,她的小寶寶并沒有如她所愿呱呱墜地,她為人母的希望落了空。因為她生下的是死胎。小趙接受不了在她身體內孕育的小生命在沒有出娘胎就消失了的現實。回想了生產的整個過程,她認為某婦幼保健醫院對胎兒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某婦幼保健醫院認為,從受精到胎兒分娩,胎兒與母體之間始終處于動態的、互相排斥和共同生存之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系中,隨時都存在著妊娠或繼續或終止,這樣兩種完全相反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如部分臍帶繞頸的胎兒,在妊娠期間,胎兒飄浮于羊水之中,臍帶雖繞頸,但松馳,不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和胎位。但在分娩時,隨著宮縮,胎兒進入產道,臍帶拉直、繃緊,縊勒胎兒頸部導致其死亡。這一質的變化,可在瞬間內發生,他人無法阻止。事實上導致胎兒死于宮內的原因極其復雜,僅臨床產科最常見的胎死原因就超過百余種。其中既有緣自孕婦生理和病理方面的,也有緣自胎兒自身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間接因素。甚至還包括心理、社會文化、經濟等非生物學因素。因此必須對胎死宮內的性質進行嚴格界定,客觀公正的區分醫源性因素與非醫源性因素,特別是對臨產胎兒的死亡原因分析。為弄清胎兒死亡原因,醫院建議對胎兒進行尸體解剖并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為死去的胎兒討個說法,小趙同意了醫院的建議。
不久,胎兒的尸檢報告出來了。該報告分析:該胎兒有臍帶繞頸一周史,病理檢查見臍血管壁炎癥,臍靜脈內血栓形成,胎盤灶性梗死、炎癥,兩肺淤血、水腫,羊水吸入、灶性炎癥。根據病史及尸檢所見分析,該胎兒系宮內感染致臍血管炎癥,血栓形成引起胎盤灶性梗死、炎癥造成缺氧致羊水吸入性肺炎死亡。
爾后某醫學會對小趙的胎兒死亡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鑒定分析認為:
1、該產婦入院時已過預產期,檢查胎頭高浮,入院后2次述胎動減少、胎動消失,B超提示臍帶繞頸,產婦有高危因素,醫院未引起重視,未及時終止妊娠。
2、醫務人員2次陰道操作后均未用抗菌素預防感染,違反了醫療操作常規,使產婦高熱。胎死亡、宮內系缺氧合并宮內感染。因此,某婦幼保健醫院的醫療行為與胎兒的死亡存在因果關系是毫無疑問的,但鑒定專家在對該起醫療事件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如果構成醫療事故,該事故構成什么樣的等級等問題上,卻遇到難題。原因是現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下稱《條例》)以及相關規定中對胎死宮內的定性、事故分級沒有進行明確的界定。《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也就是說構成醫療事故要有“人身損害”,也就意味著醫療事故是對“人”的損害。但我國法律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從出生開始,未出生的胎兒顯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醫療機構對死于腹中的胎兒來說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分四級,患者死亡構成一級甲等,一級乙等到三級則要求患者有殘疾現象。小趙十月懷胎希望落空,對其本人而言,生理及心理上的損害是不言而譽的。但小趙本人并沒有留下什么后遺癥狀和殘疾,因此,醫療機構顯然不夠成三級以上的醫療事故。現在只剩下四級醫療事故。四級醫療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醫療事故。《醫療事故分級標準》對造成患者四級醫療事故的情形進行了列舉,其中15條涉及到胎兒問題,即剖宮產術引起胎兒損傷,但對胎兒宮內死亡的卻沒有規定。經討論,鑒定專家對該起醫療事件定為四級醫療事故,醫院承擔主要責任。
二、法律依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造成患者殘疾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的3年。也就是說即便患者構成一級傷殘,比如患者呈植物人狀態,精神損害撫慰金就是3年的生活費,不構成殘疾的則沒有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四級醫療事故是患者不構成殘疾的醫療事故等級,因此,根據《條例》的賠償規定,小趙不能獲得精神損害的賠償。但十月懷胎的艱辛,愛的結晶的消失,小趙的最大打擊顯然是精神上。為此,小趙決定挑戰《條例》的規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某醫院除賠償《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外,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6萬元。
法院受案后也遇到了法律問題,因為法律明確規定自然人的民事主體資格從出生時開始,意味著我國的胎兒不具有健康權、人格權等民事權利,因此,要對小趙的胎兒宮內死亡給予損害賠償沒有法律依據。但胎兒在未出生時是母體的一部分,胎兒的受損在法律上就是對母體健康權的侵犯。根據現有法律規定,公民的健康權受到侵犯是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因此,法院認為,被告某醫院的醫療事故造成原告產下死胎,使其十月懷胎欲為人母的美好愿望落空,對原告心靈造成的創傷是顯而易見的,故原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主張應予以支持,但賠償數額應結合損害后果、過錯程度、侵害方式、當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考慮,酌定為5萬元。小趙挑戰《條例》獲得成功,如愿得到了精神損害的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胎兒醫療過錯案例,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醫療過錯中胎兒的受損相當于對母親健康權的侵犯,患者方可依此申請醫院賠償其實際損失甚至是精神損失費,具體的賠償數額除了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還應當依照當地的生活水平確定。
醫療過錯怎么賠償
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賠償標準有什么不同
醫療過錯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答辯狀怎么寫
2021-03-20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