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合同法》中違約金的比例做出了最高的限制,即不能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但在這個范圍內也是允許當事人自由約定違約金比例的。那此時違約金比例該怎么約定比較合適?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違約金比例該怎么約定比較合適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違約金過高的比較標準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如上所述,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損失。本文根據相關知識,講述了違約金比例的知識。
違約金沒有規定的比例,雙方都接受就行.違約金的比例規定要看具體的內容,如開發商延期交房,其違約賠償為萬分之二;買方違約,定金不能收回,賣方違約加倍返還定金等.一般涉及到開發商違約的內容,賠償的比例就較低。
司法解釋中的“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應該是對合同法違約金過高的一個注解,而不是對違約金比例的規定。
二、違約金一般如何規定的
違約金一般如何規定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定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比例范圍,否則的話就有可能導致違約金比例約定是無效的。而實踐中,一般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比例都是最高的,即主合同標的額的20%。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合同法規定違約金上限是多少
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應該怎么計算和賠償
租房未到期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對城中村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05征地拆遷中,航拍圖有時間截點嗎
2020-12-31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房屋拆遷個體租戶可以索賠嗎
2021-02-19城市拆遷原地安置補償比例
2021-02-22小區拆遷賠償標準一般是什么標準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