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委托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應當按規定繳納鑒定費。若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鑒定費。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預先繳納鑒定費。經鑒定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經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當事人支付。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后,對需要移交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重新鑒定時不得收取鑒定費。
具體的收費標準是,參加鑒定的醫學專家在7人以上(含7人)的,按首次(市級)鑒定2200元/例次,(省級)鑒定3200元/例次收取;專家在7人以下的,按首次(市級)鑒定1700元/例次,(省級)鑒定2200元/例次收齲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在收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受理通知書后,如遇以下三種情況應按要求繳納鑒定費: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鑒定的,由雙方協商繳納預繳費;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的鑒定,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繳納預繳費;經鑒定屬于醫療事故的,由醫療機構支付鑒定費,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提出爭議處理的申請人支付,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院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后,移交醫學會進行鑒定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醫患雙方提交鑒定材料、組織專家鑒定組、召開鑒定會、專家合議形成鑒定結論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書(醫患雙方各執一份)。
醫療鑒定是對事故的受害人進行鑒定,當然需要受害人本人到場;費用問題,必須根據不同程度的案情決定,一般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如果對方有過錯,按過錯程度支付你的鑒定費用,并承擔法律規定的其他責任。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收費標準:
國家發改委公布《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及《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根據規定,尸體解剖的基準價為2500元至6000元不等;醫療糾紛鑒定每例收費4300元;傷殘程度評定每例700元;精神狀態鑒定為每例600元;手印鑒定則為每枚800元。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鑒定程序
醫療事故申請流程圖 構成醫療事故必須具備4個條件:提供醫療服務的必須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要有違法、過失行為;必須有嚴重、明顯的不良后果;違法行為與不良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首次鑒定由各區縣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由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有時效限制的,患方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糾紛鑒定的啟動程序,有三種方式,包括:醫患雙方共同委托鑒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鑒定和法院指定鑒定。
在醫療事故的處理過程中,事故受害人意外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尸檢報告單收到后的十五天內進行醫療鑒定也是需要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鑒定。為保證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和實際性的損失,醫療事故負責人應當自覺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文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哪些內容?
醫療事故官司怎么打,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