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發生以后,醫患雙方都需要對相關部門提供相關材料,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如果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了,就可以依照鑒定的結果對于是否應該進行醫療事故賠償給出結果。那么,如果其中一方對于首次醫療事故鑒定不服可以申請再次鑒定嗎?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鑒定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醫療技術鑒定是一項極為嚴肅的工作,它所做出的結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對醫療糾紛進行調解、處理的根據,直接關系到醫患雙方的經濟利益和名譽等切身利益。因此,鑒定工作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原則。這是使鑒定結論客觀公正的根本保證。在鑒定取證過程中,必須充分聽取雙方及有關方面提供的證實材料,并從中找出疑問,抓住重點,將環境因素、人員因素、技術因素及病員因素等客觀實際綜合起來,全盤考慮,從而得到最接近客觀實際的資料。
2.堅持依據醫學原理進行科學分析的原則。
3.堅持選擇適用法規定、條例的原則。
4.堅持醫患雙方對等的原則。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既要保護病人的正當權益與要求,又要維護醫院的合法利益,堅持原則面前人人平等。
5.堅持在認真執行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區別對待的原則。在對醫療缺陷做出定性結論后,在堅持上述各項原則的同時,還應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發生糾紛的具體原因、環境因素、客觀條件因素、人員技術水平及疾病的進展等實際情況,予以客觀公正的評定,既不能夸大其辭,也不能避實就虛,推卸責任。
6.堅持醫療糾紛平等協商解決的原則。
7.堅持醫療糾紛經行政協調無效后依法裁決的原則。
事故規定的金額,如嚴懲差錯在1000~1500元以下,一般差錯在500元以下。我們雖然制定標準,但1993年的5漏診,先撥78水平阻生的糾紛,補償金額高達4375元,這遠遠超過了國務院有關一級責任事故的規定,面對法庭幾經調解后做出的判決。而對法律,我們深感蒼白無力。
8.有爭議的案例可寫出書面報告提請上級醫療事故鑒定技術委員會鑒定。
9.本著“先外后內”的原則,做好接待來訪工作。對直接責任者要求寫出檢查,根據情節及態度給予公開批評,并規定按給予“補償費”的10%作為經濟處罰,以示教育。
根據以上的內容來說,也就是說,如果醫患雙方中由一方對于首次醫療事故鑒定不服,是可以申請再次鑒定的。但是,這需要在首次鑒定結果出來的15天以內進行申請,不僅如此,還需要攜帶好相關的材料,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再次鑒定申請才可以。
醫療事故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醫療事故鑒定的程序有哪些
醫療事故鑒定標準是怎樣的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什么意思
2020-11-13發起驅逐出境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0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