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虛假轉讓是否違法
一般不違法。
虛假債權轉讓是指銀行在對不良資產打包處理的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者其他原因將本來不存在或者已經清償的債權轉讓給他人。虛假債權轉讓通常有以下表現形式:
(一)不良資產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二)不良資產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三)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四)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虛假債權轉讓通常有不良資產剝離前已受清償,不良資產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真債權假合同,新貸還舊貸這幾個的表現形式,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及定金罰則
2020-12-01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