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的情況是合同糾紛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雙方違約簡單的來說其實就是指的合同雙方的當事人都各自違背了自己的合同義務。那么關于雙方違約的構成條件是什么?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內容。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帶來關于雙方違約的構成條件。
有人認為,雙方違約的法律后果為雙方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違約的責任構成、責任形式等,與單方違約不應有任何區別。這種觀點原則上是正確的,但雙方違約與單方違約相比較,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時,由于新《合同法》對為違約責任采取了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其責任構成與原來的合同法有較大的變化。因此,雙方違約的責任構成自然有新的特點。根據《合用法》第一百零七條和第一百二 十條的規定,對雙方違約構成要件的考察,應把握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雙方當事人均應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即雙方違約是以雙方合同為前提和基礎的。對于單務合同,因只有一方當事人負有義務,不會出現雙方違約的問題。
第二、有違約行為存在。違約行為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又稱合同義務不履行。在以往的學說中,對違約行為是否包含違約方的主觀過錯問題,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主張,違約行為是當事人及有關的第三人有過錯地不履行合同債務, 客觀原因導致的合同不履行,不應視為違約行為。另一種觀點認為,違約行為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過錯。新《合同法》以 嚴格責任為規責原則,將過錯因素排除在外,因此違約行為不應再包括主觀過錯。
第三,當事人雙方均存在違約行為,既當事人雙方均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的合同義務都不符合約定。這里雙方違反的義務僅限于合同義務,而不包括其它法律規定的義務,“如果僅僅違反了法律義務,可能構成雙方過錯,但不一定構成違約。亦即,如果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違反的都是法定義務,或者一方違反了合同義務,另一方違反了法定義務,則不屬于雙方違約的調整范圍。
第四、雙方違反義務均無正當的理由。如果一方或者雙方的義務比履行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依據,如屬正當行使履行抗辯權,或者一方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出現,則不能認定為雙方違約。
綜上可知,雙方違約的構成條件是首先雙方當事人均應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即雙方違約是以雙方合同為前提和基礎的,然后有違約行為存在,最后當事人雙方均存在違約行為,既當事人雙方均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的合同義務都不符合約定。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您可以在律霸網站的知識欄目進行查詢。
雙方違約的法律責任
雙方違約的類型
合同雙方都違約了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