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判定合同是不是真的,可以從合同主體、當事人真實意思、合同內容等方面進行判斷,合同主體合法,合同是當事人自愿簽訂,合同內容真實的,該合同一般是真實有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
1.偽造合同
欺詐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偽造合同主體、偽造合同內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可以是偽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財物;也可以是先偽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財物。
2.貨物引誘
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鋼材、汽車、鋁錠、彩電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或預付款。這種打法使欺詐方偽裝成供貨方當事人實施的。
3.盜用、假冒名義
盜用、假冒名義可以是假冒知名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業務負責人,利用偽造的證明文體與對方簽訂合同;盜用他人蓋好合同專用章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該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用他人已經作廢或者遺失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冒充該公司的業務人員與他人訂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著別人的招牌與人簽訂合同。
4.虛構主體
欺詐方偽造營業執照,虛構企業名稱、資金、經營范圍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注冊的單位與他人訂立合同,騙取他人財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判定合同是不是真的,可以從合同主體、當事人真實意思、合同內容等方面進行判斷,合同主體合法,合同是當事人自愿簽訂,合同內容真實的,該合同一般是真實有效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