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的類型有哪幾種
主要有: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真債權假合同、新貸還舊貸、法律上不能這五類。
一、剝離前已受清償
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二、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
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三、真債權假合同
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四、新貸還舊貸
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五、法律上不能
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的類型都有哪些,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