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股東協議、合資合同和章程中增加相關免責條款,防范風險
傳統公司法理論中存在“商事判斷規則”,即公司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在做出一項商事經營判斷和決策時,如果出于善意,盡到了注意義務,并獲得了合理的信息根據,那么即使該項決策是錯誤的,該高級管理人員亦可免于承擔法律上的責任。
然而,我國公司法并沒有明確規定“商事判斷規則”,司法實踐對此理解也存在爭議。鑒于此種情況,我國公司可以考慮在公司章程中增加如下類似約定,以降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公司的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不對其在董事會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的任何行為承擔個人法律責任,除非其行為構成營私舞弊、嚴重玩忽職守、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
根據上述約定,如果發生任何因與公司經營有關的針對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個人的索賠或責任,應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但導致該索賠或責任的行為必須不構成營私舞弊、嚴重玩忽職守、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如果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上述索賠而造成損失,公司應對其損失予以賠償,并補償其合理的律師費及其他開支和費用。”
2、通過集體決策程序,避免風險,對于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應提出明確異議并記載于相關會議記錄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理論,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應由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決策,對于董事會集體決策的事宜,除非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即視為公司的決策,法定代表人無需承擔責任。
因此,在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職務時,對于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最好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股東會或董事會進行決策;同時,對于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事項,也應明確提出異議,并記載于相應的會議記錄,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風險。
3、建議公司設立執業責任風險保險制度
2002年1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三十九條規定:“經股東大會批準,上市公司可以為董事購買責任保險。但董事因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而導致的責任除外。”
目前,我國主要保險公司均有針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執行責任風險保險,當董事因職務行為而需對外承擔相應責任時,可以由保險公司就該部分予以賠償,避免董事個人的財產風險。公司可以考慮設立執業責任風險保險制度,由公司為法定代表人、董事等購買責任保險,以盡可能得降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普寧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8養殖戶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