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債權轉讓的法律后果
假債權轉讓的,是以欺詐手段實現債權轉讓,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轉讓行為。
當事人虛假債權轉讓會造成哪些糾紛問題
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有以下幾個類型:
(1)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2)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3)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假債權轉讓的,是以欺詐手段實現債權轉讓,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轉讓行為。如果第三人請求撤銷假債權轉讓行為的,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認可的家暴證據是什么
2020-12-11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離婚時裝修款如何補償,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