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另外,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公務員執行公務時,遇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所列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的;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公務員有應當回避情形的,本人應當申請回避;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公務員回避。其他人員可以向機關提供公務員需要回避的情況。
申請回避
同義詞回避申請一般指申請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有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時,退出該案的審理。
時間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比如有的財產案件,當事人要轉移爭議的標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審判人員仍應履行職責,迅速果斷地采取措施。
申請回避是當事人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應切實保障當事人行使這一權利。法律規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嚴肅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體現,它可以避免案件承辦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過程中偏袒親友,減少徇情枉法現象,保證案件得以公正處理,從而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對于你提出的“公務員的回避申請由誰提出”問題,公務員的回避申請應該是由當事人進行提出的,要有充分的理由并且一定是在開始審理案件前就要提出了,如果有自己的親戚朋友在法院話應該要回避。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共有房屋如果要拆遷應如何補償
2020-12-22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