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違法的表現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經歷若干步驟,采取一定形式和方法,在法定期限內,按一定順序完成的過程。然而,由于目前我國尚未有統一規范的行政程序法,加上一直以來“重實體,輕程序”傳統思想的影響,行政主體在執法過程中不重視行政程序,甚至違反法定程序的現象時有發生。常見的程序違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步驟欠缺
即某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依行政法規規定的步驟進行,但行政主體違法而未采取或履行相應的步驟。法律通過規定行政程序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軌跡,為行政主體設定相應的程序性義務,作為行政主體必須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履行,其中就包括行政程序不得跳越,即行政主體不能遺漏、疏忽法律預先設立的行政程序而進行活動,否則勢必會侵犯行政相對方的權利,影響法律的公正與嚴肅。
2.順序顛倒
即行政主體違反法律規定的先后順序作出行政行為而構成的違法。行政程序是由若干個步驟、階段在時間上延續所構成,如同鏈條一環緊扣一環,從而保證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主體的活動順利進行,因而行政程序不得顛倒,即行政主體不能先進行后面的行政程序,再進行前面的行政程序,否則將會導致行為無效。
3.形式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應當采取某種法定形式而未采取,或采取了法律禁止的形式,構成程序違法。隨著行政法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行政行為的法定形式的要求也愈加嚴格,一方面是為了監督行政主體的執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利。然而,由于我國的行政法規建設起步較晚,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以致現實生活中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4.時限違法
即行政法律行為的作出超過法定的時間限制,從而構成違法。為了保證行政活動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個環節應當有時間上的限制,如《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而在我們“依法行政”的建設過程中,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操作的現象并不鮮見,如行政主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給予當事人充分答辯時間和出席陳述時間;或未按法定期限作出裁決,既不通知當事人也不經批準延期的;或已過追訴時效仍追究相對人法律責任的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