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騙取貸款罪罪名適用情況是什么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臺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下稱《規定(二)》)第二十七條規定,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或者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的,以及其他給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以上簡稱“四種情形”),應予立案追訴。
二、騙取貸款罪量刑標準
騙取貸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設罪名。刑法第175條規定的多種犯罪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高利轉貸罪等相似罪名的區分
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使用欺騙手段騙取貸款,區別點在于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證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證據不足的,只能認定為騙取貸款罪。騙取貸款罪與高利轉貸罪均設置在刑法的同一條中,兩罪主觀上均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但在客觀行為上存在一定相似性。如果行為人騙取貸款以后再高利轉貸給他人,其行為就可能同時符合騙取貸款罪與高利轉貸罪,最終選擇適用哪一罪名,要綜合考慮行為人的違法所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損失等情節。對于造成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重大損失的,一般選擇認定騙取貸款罪,以突出犯罪行為的欺騙性和對金融秩序的嚴重危害性特征;如果沒有造成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重大損失的,行為人通過轉貸牟利的,一般傾向于認定為高利轉貸罪。
綜上所述,對于生活中的貸款我國還是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了制約其中的行為活動,標準中如果貸款數額達到了一百萬以上有可能會對金融機構造成經濟損失,所以是可以對其進行立案追訴的,而在調查過程中需要非常仔細而且還需要相關的證據。
貸款逾期了應該怎么辦?
去銀行如何辦理抵押貸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幾年的加班費都沒發,到勞動部門仲裁可以有額外補償嗎
2020-12-12二樓露臺怎么合法搭建
2020-12-24如何解除除裝修合同
2021-01-31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