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車被高空墜物砸到怎么辦?
高空墜物砸壞車輛的,應當由墜落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擔侵權責任。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責任,是侵權責任法中的重要制度。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道路、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構筑物因維護、管理瑕疵致人損害的,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民法通則、司法解釋和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侵權責任法對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責任作了規定。
一、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一)關于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
建筑物是指人工建造的、固定在土地上,其空間用于居住、生產或者存放物品的設施,例如住宅、寫字樓、車間、倉庫等。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是指人工建造的、固定在土地上、建筑物以外的某些設施,例如道路、橋梁、隧道、城墻、堤壩等。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上的擱置物、懸掛物是指擱置、懸掛在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上,非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本身組成部分的物品。例如,擱置在陽臺上的花盆、懸掛在房屋天花板上的吊扇、腳手架上懸掛的建筑工具等。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是指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某一個組成部分以及擱置物、懸掛物從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上脫落、墜落。例如,房屋墻壁上的瓷磚脫落、房屋天花板墜落、吊燈墜落、屋頂瓦片滑落、房屋窗戶玻璃被風刮碎墜落、陽臺上放置的花盆墜落等。
(二)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對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進行合理的管理、維護,避免給他人造成損害。例如,要保證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的穩固;應當進行必要的檢查,發現可能造成他人損害的,要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等。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本條規定了三個侵權責任主體:
一是所有人。所有人是指對建筑物等設施擁有所有權的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多為不動產。一般來講,不動產的所有人是指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登記確定的人。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六條規定,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有時,雖然沒有登記,但是也可以依法確定不動產的所有人。例如,我國物權法第三十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因此,在農村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和城市中一些依法新建的房屋,雖然沒有來得及登記,仍然可以依法確定具體的所有人。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的所有人依法享有所有權,同時也承擔維護、管理的義務,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所有人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都明確規定了建筑物等設施致人損害時所有人的責任。
二是管理人。管理人是指對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負有管理、維護義務的人。我國國有資產一般由特定的機關或者單位進行管理。例如,物權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收益、處分的權利。”
教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因此,一般來講,公立學校里國家所有的建筑物、構筑物等由學校管理,學校是其管理人。
三是使用人。一般來講,使用人是指因租賃、借用或者其他情形使用建筑物等設施的人。侵權責任法立法過程中,有的意見認為,實踐中,建筑物等設施的所有人將其出租或者出借,使用人的不當使用是導致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筑物等設施及其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經研究,侵權責任法規定了使用人的責任。
一般來講,使用人承擔責任有兩種情形。一是,使用人依法對其使用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負有管理、維護的義務時,因其管理、維護不當造成他人損害。例如,合同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當根據合同約定,房屋承租人對房屋有管理、維護義務時,房屋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承租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要承擔侵權責任。二是,使用人對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擱置物、懸掛物管理、維護不當,造成他人損害。例如,承租人在陽臺上放置的花盆或者晾曬的物品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承租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要承擔侵權責任。
(三)歸責原則
本條采用過錯推定原則。損害發生后,被侵權人證明自己的損害是因建筑物等設施或者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對自己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控制著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一般情況下,這些設施或者物體的脫落、墜落與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在管理、維護時存在過錯有很大關系。另外,被侵權人通常并不了解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的管理、維護情況,很難獲得足夠的證據。因此,讓被侵權人來證明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的過錯,對被侵權人來說不公平。采用過錯推定原則,既符合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也有利于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多年的司法實踐也證明,對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責任采用過錯推定原則,是科學合理的。
二、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本條規定,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其他責任人是指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之外的,對損害的發生負有責任的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對被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實踐中,有時損害的發生除了與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的過錯有關外,還與其他人有關,只是該其他人不直接對被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但是,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向被侵權人賠償后,有權向該其他責任人追償。例如,房屋所有人與承攬人簽訂承攬合同,由承攬人為房屋安裝防盜網。由于承攬人的過錯,防盜網沒有安裝牢固,后來墜落將他人砸傷。房屋所有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對被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另外,由于防盜網的墜落與承攬人的過錯有關,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承攬人應當向房屋所有人承擔責任。因此,房屋所有人對被侵權人賠償后,有權向承攬人追償。
有些國家和地區也對追償權作了規定。 《瑞士債權法》第58條規定: “(1)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的所有人對因設計缺陷,或者結構缺陷,或者維修不足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2)所有人可以向應當承擔責任的人追償。”《日本民法典》第717條規定,因土地的工作物設置或保存有瑕疵,致他人產生損害時,工作物的占有人對受害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占有人為防止損害發生已盡了必要注意時,損害應由所有人賠償。就損害原因另有責任者時,占有人或所有人可以對其行使求償權。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土地上之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權利之損害,由工作物之所有人負賠償責任。??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賠償損害之所有人,對于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因此,根據《侵權責任法》中的第八十五條和第八十七條的相關的規定,由于建筑物或因為其設施脫落、墜落的原因,而造成其他人損失或傷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應當承擔責任,并對受害人進行相應的賠償措施。在民法通則和其他司法解釋上,也都是這樣規定的。
如何對高空墜物的責任進行劃分
高空墜物傷了人由誰來賠償?
高空墜物責任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童眼睛被塞紙片,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07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