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系劉-洋妻妹,張*云分別于2006年1月26日、3月10日向劉-洋立下欠條2張,共欠劉-洋10萬元。一張欠條內容為“暫欠結帳款:壹拾萬正。欠款人:張*云。2006.1.26號”,在欠條下方注明“由張*琴(張*云姐姐)督促歸還(2006年底前結清)”。另一張欠條內容為“結帳結下欠款:壹萬貳仟元整(12000)。欠款人:張*云。06.3.10”。后經劉-洋多次催要均未果,故訴至法院要求張*云立即償還欠款
由一起債權債務案談舉證責任的分配
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提供證據進行證明的責任。它具體包含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兩層含義。從行為和結果雙重含義上來界定舉證責任的內涵,對于提高民事審判質效、推進民事審判方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案情】
張*云系劉-洋妻妹,張*云分別于2006年1月26日、3月10日向劉-洋立下欠條2張,共欠劉-洋10萬元。一張欠條內容為“暫欠結帳款:壹拾萬正。欠款人:張*云。2006.1.26號”,在欠條下方注明“由張*琴(張*云姐姐)督促歸還(2006年底前結清)”。另一張欠條內容為“結帳結下欠款:壹萬貳仟元整(12000)。欠款人:張*云。06.3.10”。后經劉-洋多次催要均未果,故訴至法院要求張*云立即償還欠款11.2萬元。
張*云認為,劉-洋故意歪曲事實真相,他們之間沒有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雙方也沒有生意往來,更無欠款事實。她不是本案的適格主體,即便欠其款項,也僅欠12000元,且還款期尚未屆滿,劉-洋現無權提起訴訟。故法院應駁回原告的起訴。
【分歧】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原告作為欠條的持有人,其所提供的欠條足已證明被告依法應負有償還原告欠款的義務,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分配原則,原告的舉證責任已經完畢,應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對本案原、被告之間是否形成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尚未完成其在本案中應負的舉證義務,故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管析】
此案涉及我國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提供證據進行證明的責任。它具體包含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兩層含義。從行為和結果雙重含義上來界定舉證責任的內涵,對于提高民事審判質效、推進民事審判方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舉證責任的分配理論歷來有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之分,實質標準是根據證明對象與證明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來分配的一種舉證責任的負擔形式,它主要被英美法系國家所采用;形式標準是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為分配的一種舉證責任的負擔形式,它主要被大陸法系國家所采用。筆者認為,我國應當采用法律要件分類說作為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其理由是:首先從實體法的構成來看,我國的實體法結構基本上與大陸法系的實體法規范結構相同,各種法律要件也比較明確,區分權利發生規范、權力消滅規范,并在司法實踐中應用是有條件的。其次,在當前的司法環境下,采用法律要件分類說來分配舉證責任比起法官根據利益衡量、舉證難易來決定舉證責任分配,前者更容易為當事人所接受,避免當事人將不滿拋給法官。法律要件分類說能夠在較大責任上來吸收當事人對舉證責任分配的指責與不滿。最后,法律要件分類說的缺點可以通過法律規定或者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補正,也可以通過例外規定予以修正。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的侵權案件,可以通過舉證責任倒置,使證明責任的分配更符合公平正義的標準和要求。
就本案而言,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原、被告之間是否形成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在本案中的舉證責任是否已經完成?
針對爭議焦點,原告雖提供了被告于2006年1月26日、3月10日分別立具的欠條2張,用以證明其主張的欠款事實是雙方系因醫療器械生意往來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經質證,被告對2張欠條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欠條的合法性和關聯性提出異議,認為原、被告之間并沒有醫療器械生意往來,事實是原告與被告之夫合伙經營醫療器械,在合伙期間雙方產生矛盾,被告為了避免兩連襟之間流血事件,未經其夫授權而與原告結帳后,立下了欠條,被告的行為最多被認定為表見代理。經兩次結帳后尚欠原告款為12000元,按約定并未到最后付款期限。而被告為證明自已主張的事實,提供了部分證據材料,以證明原告與其夫合伙經營醫療器械和尚欠12000元的事實。但原告對此不予質證,反稱其不清楚原、被告之間發生的是什么業務。因原告對欠款形成的事實前后陳述不一致,故法庭向其釋明,要求原告陳述欠條之債形成的事實,但原告仍稱“不清楚”。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保護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等規定,當事人對自已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亦即“誰主張,誰舉證”。這也就是我國所采用的法律要件分類說作為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
本案中,原告起訴要求被告承擔償還欠款的義務,應當舉證充分證明雙方之間形成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事實。一開始原告主張其與被告之間是因醫療器械生意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在被告質證后原告又予以否認。在法庭充分說明后,原告仍以“不清楚”為由拒絕陳述其主張的欠條之債形成的事實,故法院認為原告雖提供了欠條,但因其拒絕陳述該債形成的事實,由此尚不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在本案中并未完成他對自己訴訟請求應承擔的全部舉證義務。因此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相應的事實根據。故法院應判決駁回原告劉-洋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