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為清償否構成不當得利(《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才構成不當得利,而代為清償顯然是不符合不當得利構成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代為清償債務的條件
1、依合同性質,可以由第三人代為清償。如作為合同關系內容的債務屬于專屬性的,則性質上不許代為清償。普遍認可的基于債務性質不得代為清償的情形有:不作為債務,以債務人本身的特別技能、技術為內容的債務,因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特別信任關系所生的債務等。
2、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無不得由第三人代為清償的約定。但該約定必須在代為清償前為之,否則無效。
3、債權人沒有拒絕代為清償的特別理由,債務人也無提出異議的正當理由。如果代為清償有違社會公共利益或社會公德或誠實信用,對債權人、債務人或社會有不利的影響;或代為清償違背其他強行性規范時,債權人就有權拒絕受領代為清償,債務人也有權提出異議,不發生清償的效力。
4、代為清償的第三人必須有為債務人清償的意思。在這點上,代為清償與債務承擔不同:第一,若為清償人的錯誤,誤信為自己債務而為清償時,不成立代為清償。第二,連帶債務人、不可分債務人,僅在其超過自己本來負擔的給付義務而為清償的范圍內,始構成代為清償。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第九百八十六條?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才構成不當得利,而代為清償顯然是不符合不當得利構成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費用計算
2021-03-23勞動糾紛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0-12-21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