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濫用原因
不當得利之所以被濫用是因為不當得利不屬于違法。
比如很多小事都屬于不當得利:買東西時多收了錢,撿錢沒有還給失主都是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有善意和惡意之分。
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
在此行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
一方取得財產利益;
一方受有損失;
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
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對不當得利返還范圍的解釋,并未區別受益人為善意或惡意,而是規定: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和管理費后,應當予以收繳。
對不當得利中的善意與惡意區分源于非給付不當得利中一種,即:基于受益人的行為中無權處分他人之物時,這又因無權處分是有償處分與無償處分、受讓人是善意與惡意而有不同的效力: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無法律上的原因,不以無過失而不知者為限,因過失而不知者,亦屬善意。
惡意受益人是指明知無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銷而經撤銷的行為所為的給付,受領人知其撤銷原因的,也視為明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領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曉的,自知曉之日起,成為惡意受益人。
善意受益人的返還義務的范圍以現存利益為限,返還義務以原物為主,當原物依性質或其他情事,如消費、遺失等不能返還時,于現存利益范圍內受益人應償還價額。
惡意受益人負擔較善意受益人嚴厲的返還義務,應當返還其當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該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當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對于你提出的“不當得利濫用的原因”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不當得利之所以被濫用是因為很小一件事也可以稱為不當得利,不當得利一般不會有什么處罰,所以多收人家的錢也不還,撿到錢也不主動找失主,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去法院申請行使留置權
2021-01-02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宅基地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是什么
2021-03-09拆遷糾紛不立案怎么辦
2021-03-13無證房就是違章建筑嗎
2020-12-27五保戶房屋是政府建的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