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性質是什么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使得他人遭受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受損失的人”。就是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依據,所以雖然屬既成事實也不能受到法律保護,受益人應返還不當得利給受損人。此種權利義務關系就是不當得利之債。而獲得不當得利的人稱之為受益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務人,對該債務負有返還義務,財產受損失的人稱之為受害人,是不當得利之債的債權人,享有請求該債權的權利。我國民法上的不當得利制度,不當得利在中華民國時代被完整地引進到我國,前蘇聯繼承羅馬法發展而來的不當得利制度,對我國建國后的不當得利制度的研究和確立,或多或少產生了影響。不當得利制度作為一項獨立的債法制度,則源于《民法通則》第92條的規定。由于法律規定簡單,學術界各種學說莫衷一是,且又鮮見深入。情形令人擔憂。因此,我國民法上的不當得利制度,無論在理論上或立法上都有待發展和完善。
關于不當得利的性質,不當得利是屬于法律事實還是行為?觀點不一,有的認為不當得利屬于法律事實,因為不當得利是一種法律事實,是債的發生根據。不當得利引起的債完全是基于法律上的規定,而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其他的則認為不當得利之債的發生僅以存在不當得利為根據,不當得利事實屬于事件。筆者認為不當得利是屬于民事法律事實中的事件,如何判斷事件與行為,是依據是否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不當得利債的產生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是基于法律的規定。所以它不是民事法律事實中的行為。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是屬于民事法律中的事實行為。因為這是當事人(受損人)有意思的行為表現,而受損人所享有請求返還不當得利是與當事人意思無關,并且能夠到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觀現象,屬于民事法律事實中的事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農村不同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
2021-03-05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農村違建方拆遷怎樣賠償
2021-03-13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