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嗎
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由外匯管理機關進行處罰,達到犯罪情節,會承擔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 有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或者以欺騙手段將境內資本轉移境外等逃匯行為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限期調回外匯,處逃匯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逃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外匯管理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檢查;
(二)進入涉嫌外匯違法行為發生場所調查取證;
(三)詢問有外匯收支或者外匯經營活動的機構和個人,要求其對與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直接有關的事項作出說明;
(四)查閱、復制與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直接有關的交易單證等資料;
(五)查閱、復制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的當事人和直接有關的單位、個人的財務會計資料及相關文件,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文件和資料,可以予以封存;
(六)經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或者省級外匯管理機關負責人批準,查詢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的當事人和直接有關的單位、個人的賬戶,但個人儲蓄存款賬戶除外;
(七)對有證據證明已經或者可能轉移、隱匿違法資金等涉案財產或者隱匿、偽造、毀損重要證據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凍結或者查封。
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外匯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并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
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 外匯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證件。監督檢查、調查的人員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證件的,被監督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
第三十五條 有外匯經營活動的境內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
第三十六條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發現客戶有外匯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外匯管理機關報告。
第三十七條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為履行外匯管理職責,可以從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獲取所必需的信息,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應當提供。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應當向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通報外匯管理工作情況。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相關知識 ,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由外匯管理機關進行處罰,情節嚴重困難會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有什么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他們會給您最為精準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期滿未續簽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0-12-07刑事證據的收集和審查和運用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07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