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人的權利有哪些
管理人享有的權利,主要是得請求受益人償付由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的這一權利稱之為求償請求權。
管理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管理人為管理事務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管理活動中管理人非因自己的過錯而受到的直接損失,所支出的費用是否為必要,應以管理活動當時的客觀情況決定。如當時支出該費用是必要的,即使其后為不必要,亦仍應為必要費用。反之,如當時支出的費用是不必要的,即使其后為必要的,也不能視為必要用管理人所支出的費用為不必要的,當然無權請求償付。有疑問的是,本人向管理人償付的必要費用是否以受益為限呢?換言之,對于超出本人受益部分的必要費用,管理人有無求償權呢。通說認為,如果管理行為對本人是不利的,本人償付的費用只限于其受益部分,超超出不分應由管理人自負,筆者認為,這實際上發生兩個問題:一方面管理人有權要求本人償付支出的必要費用;另一方面管理人有責任賠償因其過錯給本人造成的損失。我國民法通則雖只規定了前者,但后者也應包括,因為如前所述,這是由管理人的義務決定的。因此,必要費用超出受益的部分可以看作是管理人違反義務給本人所造成的損失,應依管理人有無過錯而定其應否負擔。
此外,如果管理人以自己的名義為管理事務負擔債務時,得要求本人直接向債權人請償,管理人有無報酬請求權?這是民法上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各國立法處理也不一致,1959年的《匈牙利民法典》第486條第3款中規定:“如果干預不合理,無因管理人無權要求報酬,有權根據不當得利規則,請求賠償費用”,反其意,如果干預合理,則有權要求報酬。而泰國民法第163條明確規定:“管理人不得請求報酬‘。民法學者中也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應當賦予管理人報酬請求權,其理由是:無因管理制度,一方面保護本人利益,一方面又謀取社會利益,若對于管理人賦予報酬請求權以獎勵之,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賦予管理人報酬請求權,其理由是,確認無因管理制度并不是因其為道德行為而給予獎勵,如果賦予管理人報酬請求權,則會降低其行為的道德價值。后一種意見為通說。筆者認為,無因管理的管理人一般不應有報酬請求權,但是,如果管理人的報酬能計入必要的費用,則應當允許請求償付。德國學者有的認為,管理事務系在其職業范圍內的活動者,例如醫生救助病人,可以認為有間接財產的支出,得請求通常的報酬的賠償。這種意見不無道理。筆者認為,在我國,這部分費用可以視為管理人的直接損失。社會為鼓勵無因管理行為,有關單位或者組織有時給予管理人一定的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這種獎勵體現著社會對無因管理行為的道德價值的肯定,但不能視為對管理人的報償。
無因管理人的義務
關于管理人的義務,各國法律規定基本一致,盡管用語有所不同。我國民法通則中雖未明確規定管理人的義務,但根據對管理人‘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管理的要求,管理的義務主要是認真負責地進行適當的管理,這就要求管理人在著手管理時,應依本人的意思為之;在管理開始后,應依有利于本人的方法進行。
所謂依本人的意思管理,是指管理人的管理不違背本人對該事務進行管理的意思。本人的意思既包括其明確表示過的意思,也包括從管理的事務利益可推知的意思。在一般情況下,本人的意思與其利益是一致的,依其意思管理能為其謀利益,違背其意思就會損害其利益。但是,如果本人的意思不利于其真正利益,管理人按照本人的真正利益管理,雖為違背本人的意思,也是適當的。特別是管理人的管理能及時防止對本人的損害的,應認為是適當管理,例如搶救自殺者,將不愿住院治療的危重病人送往醫院治療,雖違背本人意愿,但符合其真正利益,不失為適當管理。
所謂依有利于本人的方法,是指管理人的管理方式、管理結果對本人是有利的,使本人受益,管理方法是否有利于本人,應依管理當時的具體情況確定,而不能以管理人的主觀意識為標準。但是,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務如是本人應盡的法定義務或者公益義務,或者是為避免社會公共利益受損害的,雖違反本人的意思且管理結果對本人也似乎不利,仍為適當管理,例如,代本人給付扶養費,代繳納稅款等。
管理人開始管理后,應將開始管理的事實通知本人,管理人的這一通知義務,應僅以能,夠通知和有必要通知為限。如管理人無法通知或者本人巳知管理事實,則管理人不負通知的義務。管理人將管理的情況通知本人以后,有無繼續管理的義務?根據我國設立無因管理制度的立法目的,我們認為,只要停止管理會使本人不利而繼續管理又可避免本人利益受損失的,就應當繼續管理。
管理人應及時地將管理情況報告給本人,并將管理所取得的利益轉歸本人。管理人若為自己的需要,使用了應歸本人的金錢,應自使用之日起計付利息。
值得討論的是,管理人未盡適當管理義務時應發生何種法律后果?臺灣學者中有多種不同看法。筆者認為,無因管理是否成立與管理人是否盡適當管理的義務是兩個問題。只要管理人的管理符合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就成立無因管理。無因管理的管理人員有適當管理及與之有關的義務,如不履行該義務,則應依法承擔不履行的民事責任,并不是涉及無因管理的適法性。無因管理是適法的,但違反由此而發生的義務卻為不適法的,二者不能相互否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書責任”。這里的不屜行其他義務就包括無因管理的管理人不履行由實施無因管理而發生的義務。
管理人不履行適當管理的義務的民事責任,應是一種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只有在管理人不適當管理有過錯時,才承擔不履行義務的民事責任。一般說來,為了鼓勵無因管理的行為,對管理人的注意程度,不應要求過高。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務如處于緊迫狀態,不迅速處理就會使本人遭受損失時,除有惡意或重大過失外,對于因管理造成的損害不負賠償責任。管理人對不履行義務造成的損害的賠償范圍,應限于不管理就不會發生的損害。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無因管理人的權利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管理人享有的權利,主要是得請求受益人償付由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包括因管理支出的必要費用及自支出時起的利息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2021-02-27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