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國法律傳統、行政法理論基礎等方面的差別,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有兩類:即行政本位模式和司法本位模式。
(一)行政本位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為德國和奧地利采用,強調行政權包括行政命令權和強制執行權,行政行為的執行力主要體現于行政機關的自力執行。也就是說,對于拒絕履行行政法義務的相對人,行政機關可徑自采取強制措施迫使義務人履行義務而無需借助法院的介入。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模式的理論基礎在于,執行權是行政權的一部分,行政主體既然有下命令權,自然也有執行權,即行政決定一經作出,便具有對相對人的普遍效力,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或停止其效力。行政機關有權實施該決定,也有義務實現決定內容,行政權中的命令權與執行權是統一的。
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這一體制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能夠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司法程序的繁瑣和費時。因而,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那樣,由行政機關獨攬執行權可能會導致行政權不受限制或濫用權力損害公民權益的情形發生。非凡是在目前行政機關的權力不斷增加,社會治理職能日益擴大的環境下,對行政機關的執行權作出必要的限制是應該的,也是有益的。
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并不是說司法對行政就毫無辦法。其實,對行政機關自行執行模式的司法控制,主要體現在對被執行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經司法審查后的行政強制執行行為仍由行政機關以自力為之,不涉及強制執行行為本身的司法化,因而是一種間接控制模式。行政本位模式的司法控制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具有可執行性行政行為不服而提起的訴訟過程中,當然,這并不排除行政強制執行程序啟動之后對被執行行政行為的司法控制。
(二)司法本位模式
這種模式的待點是:行政機關在具體決定難以實施的情況下,可以借助法院的介入,由法院通過判決執行行政決定,也就是將行政強制執行權賦予司法機關,實施這種模式的代表國家是美國和法國。美國法制素以“司法優位”及“法律支配”為主要特征,傳統上就將行政命令和執行置于法院的司法控制、司法審查之下。司法機關強制執行模式的理論基礎是:1、分權制衡理論。強調行政權必須受司法權制約,以保持權力均衡,防止行政權力濫用。2、司法權優于行政權。行政機關依法行使的權力,尤其是剝奪、限制公民的權利、設定公民義務的權力應該受到法院的最終審查。因此,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不得自行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而由司法機關行使。
司法本位模式對于防止行政權專斷、濫用和不公正,保護公民權益方面無疑是有利的。然而這種模式降低行政效率、拖延執行的時間,極有可能造成法院負擔加重。所以,純粹為了保障相對人的權益而犧牲行政效率為代價的司法本位模式還值得商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