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的設定
行政強制執行的依據在形式上不存在一部統一完整的法典,它的法律規范廣泛地散見于各種法律規范文件之中。也就是說,我國對行政強制執行行為的規范不是通過一個集中而單一的法規,而是由分散的規范體系來完成,這就導致了對行政強制執行制度規定上的“散、亂、雜、重”,從而影響了立法上的統一性,同時也影響了執法上的模糊性。英、美國家是典型的判例法國家,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政執行法,其主要的是一些司法判例,近年來也有一定的制定出現。但所以其立法主要是借助于司法判例以及一些具體法律、法規對行政程序的規定來控制和規范行政強制執行的。而在德國,行政強制執行立法體系中采用了基本法與單一法、聯邦法與各州法相互配合的基本體系。雖然法國是一個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但其行政強制執行制度也有些類似于英美國家,其行政強制執行立法也主要由行政法院判例確定。但這并沒有影響其對行政強制執行行為的規范與保障。
(二)行政強制執行權的分配模式
我國的行政強制執行權主要是歸法院行使,但在特殊情況下,又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執行。但在英美國家行政強制執行權主要歸于司法機關。我國從形式上看,凡法律授權行政機關的,由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沒有授權的,全部由法院執行。而在英美國家一般視行政強制執行權為司法所固有,其分配模式是以法院執行為主,以行政機關執行為輔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分配模式。所以在分配模式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三)行政強制執行的法律救濟
我國的行政救濟一般是事后救濟,且是一種法律上的救濟。是對行政行為造成權利缺損加以彌補的制度,因而主要是事后進行的,如通過訴訟、復議等途徑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獲得到補償等。法院對被訴的行政強制執行行為應進行實體上和程序上的審查。法院審查后強制執行的,執行后果應由法院負責,相對人對法院作出的執行裁定或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可以上訴,對法院采取的強制執行措施可以申請復議,對法院違法采取執行措施造成損害的,受害相對人有權依法請求國家賠償。在英、美國家,主要適用普通法院的司法審查獲得救濟。[④]在德國,爭對不同的行為采取不同的救濟方式。如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公法上金錢債權執行行為不服,可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對行為、容忍或不行為義務的強制執行,適用對行政處分的救濟;對即時強制不服,適用對行政處分的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