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謠言是屬于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會受到刑事處罰,刑法對于擾亂公共秩序有直接的規(guī)定。
擾亂公共秩序包括哪些行為?
本行為具有以下特征:(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工作、科研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合法的社會狀態(tài)。具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chǎn)秩序、經(jīng)營秩序、教學科研秩序、醫(yī)療衛(wèi)生秩序以及公共場所的活動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等。(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擾亂公共秩序,情節(jié)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各種行為。(3)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具有責任能力的公民,單位不構成本行為的主體。(4)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擾亂公共秩序危害社會而故意為之。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的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有:(1)擾亂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秩序的行為。(2)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3)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為。(4)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行為。(5)破壞選舉秩序的行為。(6)擾亂丈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行為。(7)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的行為。(8)投放虛假的危險物質的行為。(9)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為。(10)尋釁滋事的行為。(11)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的行為。(12)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13)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法律規(guī)定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chǎn)、營業(yè)、醫(y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有下列行為之一,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強行進入場內的;
(二)違反規(guī)定,在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的;
(四)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
(五)向場內投擲雜物,不聽制止的;
(六)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其他行為。
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違反規(guī)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xiàn)場。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散播謠言責任
【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方面,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yè)信譽的,依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guī)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jù)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jù)規(guī)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guī)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wǎng)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wǎng)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綜上,如果他人隨意散布謠言并且擾亂公共秩序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處罰,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是可以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霸網(wǎng)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二次醫(yī)療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12-30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09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贈與財產(chǎn)是否要交稅
2021-01-30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經(jīng)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jīng)濟糾紛
2021-02-08企業(yè)違規(guī)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肇事逃逸商業(yè)保險賠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