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稱“社會秩序”。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規章制度等所確定。主要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之一。公共秩序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文明程度。
其次要了解公共秩序的法律意義:
公共秩序,是一個彈性條款。有國內公共秩序與國際公共秩序之分。援引公共秩序制度不應與他國主權行為相抵觸,也不應與我國對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貫持肯定的態度。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重要行為準則;法律由國家行使立法權的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我國主要法律:《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通則》等。
我國《民法通則》第150條規定:“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68條也規定,凡我國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判決、裁定,經審查后認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我國在與許多國家簽訂的司法協助協定中,也都訂有公共秩序保留我條款。
外國公法的適用相混淆。目前幾乎所有的統一沖突法公約都規定有公共秩序保留條款。中國《民法通則》中有條款全面規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我國依法處罰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并根據情節輕重和認錯態度的好壞,分別給予一定處罰。公共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共4種。
接下來就是對于擾亂公共秩序的處罰細則: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擾亂公共秩序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給予治安行政處罰的行為。
本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工作、科研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合法的社會狀態。具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秩序、經營秩序、教學科研秩序、醫療衛生秩序以及公共場所的活動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等。
(2)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公共秩序,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各種行為。
(3)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具有責任能力的公民,單位不構成本行為的主體。
(4)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擾亂公共秩序危害社會而故意為之。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有:
(1)擾亂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秩序的行為。
(2)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
(3)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為。
(4)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行為。
(5)破壞選舉秩序的行為。
(6)擾亂丈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行為。
(7)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的行為。
(8)投放虛假的危險物質的行為。
(9)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為。
(10)尋釁滋事的行為。
(11)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的行為。(12)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13)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有關“擾亂公共秩序行為名稱”的相關法律知識。我相信大家看完這樣的法律文章之后心里面都已經明白了,對于公共秩序來說,我們一定要遵守,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如果還有問題就來律霸網,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賠償問題
2021-02-16醫療過錯賠償要考慮哪些
2021-03-25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房屋契稅延期交會有滯納金嗎
2021-02-20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