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
一、在刑事訴訟中,錯誤拘留、錯誤逮捕、無罪錯判的;刑訊逼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毆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二、違法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造成財產損害的。
三、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證供、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2、依照刑法第17條、第18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這主要包括:
⑴不滿14歲的人;
⑵已滿14歲不滿16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等罪行;
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犯罪的。這些人之所以被無罪釋放,并非缺少犯罪事實,而是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豁免了其刑事責任,因此,國家當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3、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42條第2款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這主要包括:
⑴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犯罪的;
⑵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⑶經特赦免除刑罰的;
⑷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⑹其他法律規定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
4、刑事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刑事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5、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6、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侵犯人身權的行為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
(1)錯誤拘留;
(2)錯誤逮捕;
(3)錯誤判決;
(4)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違法使用武器、器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侵犯財產權的行為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全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
(1)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2)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為了避免錯判,國家在執法時應該十分謹慎,盡量減少錯案,這才是真正的依法治國。當我們遭遇錯判時應該依法要求刑事賠償,維護自身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與工傷損害有什么不同嗎
2021-02-21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