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有怎樣的法律性質
我國合同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或者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危及到自己債權的實現時,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在合理期限內對方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時,可以解除合同的權利。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的立法本意,是法律賦予當事人依法享有“中止履約權”和“合同解除權”兩項不安抗辯權利。由此可見,該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在性質上并非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一樣,僅屬于延期的(一時的)抗辯權,它同時還具有消滅的抗辯權屬性,并具有留置擔保的性質。依合同法規定,只要先履行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四種法定情形之一的,即可行使中止履約權,將自己的給付暫時保留并有權對抗對方的履行請求,以防止因自己履約后對方不能對待給付而造成損失。權利人中止履行后,不安抗辯權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消滅的抗辯權,權利人依法可以進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權,消滅對方的履行請求權和合同關系。
實踐中應注意的是,不安抗辯權在抗辯性質上具有延期性和消滅性的雙重屬性,因此,權利人行使此項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并非僅限于可以中止履行,而是可能發生二次法律效力(產生二次法律后果):一是中止履行,即權利人可以依法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并通知對方,促使其及時提供適當的擔保。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擔保的,權利人應即時恢復履行;二是解除合同,即權利人依法中止履行后,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債務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則權利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并免除自己的給付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