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賠償范圍:
司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賠償:
(一)違法或錯誤決定吊銷律師執業證的;
(二)違法或錯誤決定責令律師停止執業,以及對律師事務所停業整頓的;
(三)違法或錯誤決定吊銷公證員執業證的;
(四)違法或錯誤決定責令公證處停業或者撤銷公證處的;
(五)在各項管理工作中,其他違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害的。
二、不予賠償的規定:
(一)與行使司行政機關管理職權無關的機關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不予賠償的其他情形。
三、賠償程序:
(一)申請賠償與受理立案:
1.政策法規處為我局機關行政賠償案件的受理機構,負責對賠償請求進行初步審查并決定是否立案。
2.請求賠償應由請求人填寫《行政賠償申請登記表》。特殊情況不能以書面方式提出的,可以口頭方式提出,由受理機關承辦人員代為填寫并作出筆錄,當事人簽名。
(二)審查:
1、賠償申請是否屬于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規定的賠償范圍。
2、有無法律、法規以及規章關于不予賠償的規定情形。
3、請求人是否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
4、是否應由本機關予以賠償。
5、賠償請求是否已過時效。
6、請求賠償的有關材料是否齊全。
(三)行政賠償案件的辦理:
1、對已立案的行政賠償案件,由案件受理機構送有關業務工作部門辦理,特殊情況外,也可由案件受理機構直接辦理。
2、承辦部門應在一個月內對賠償請求提出予以賠償或不予賠償的意見,連同有關材料報送政策法規處審核。
3、政策法規處對承辦部門的意見應在十日內進行審核,報本機關分管負責人審核同意后,報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
4、司法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予以賠償的,制作《行政賠償決定書》。
5、對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不予賠償的,制作《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行政賠償決定書》和《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署,加蓋機關印章,并送達賠償請求人。
6、對本機關不負有賠償義務的申請,應通知賠償請求人向有賠償義務的的機關提出。賠償義務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機關的,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收案后移送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
(四)行政賠償的執行: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賠償決定的執行。
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在被侵權后要求進行行政賠償,這也能有效的防止行政機關行政失誤,促進行政效率和行政質量。關于行政賠償程序的其他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頁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依據
2021-02-18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