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楊某自1987年經營飯館以來,收益頗豐。1991年12月3日,楊某收到恐嚇信,限其7日內將人民幣10000元放到指定地點,否則放火燒其房屋。楊-心中恐懼,立即報告公安局請求保護,然而,公安局接待人員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恐嚇人不過虛張聲勢,不會付諸行動,因此未及時組織公安人員偵查。12月22日,楊某的房屋被人放火燒毀。其后,公安機關組織立案偵查,但未能破案。1992年6月,楊某請求公安機關賠償損失,遭到拒絕后,訴至法院。法院在審理當中形成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公安機關雖有不履行法定職責之過,但楊某的損失系由犯罪分子直接造成,公安機關不能就此承擔賠償責任;另一種意見認為,原告楊某收到恐嚇信,就意味著其財產權有被犯罪分子侵害的危險。楊某向公安機關請求保護,則在楊某與公安局之間形成了保護與被保護的行政法律關系,公安機關有保護其權益的法定職責。其未履行這一職責,就是對楊某權益的侵害,應當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第二種意見是合議庭多數意見,最后,法院判決由公安機關賠償楊某經濟損失12000元。?分析?行政機關就不作為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有以下三個:行政不作為成立、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行政不作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一、行政不作為成立行政不作為即行政機關怠于履行法定職責。行政賠償責任的第一要件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而行政不作為都是違法的,因此只要確認行政不作為成立,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性也就得到了確認。行政不作為的成立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行政機關對相對人負有法定職責。這是認定行政不作為的首要條件,不具備此要件則行政不作為不成立,更談不上行政賠償責任。法定職責既可由具體法律規范明確規定,也可由法律原則和精神中推導而來。2.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應當采取作為方式。即以積極的方式作出特定行為。3.行政機關沒有作出特定行為。判斷行政機關是否作出特定行為不應以結果為標準,而應以外觀形式為標準。比如,瓜-農遭到哄搶,向公安機關求救,公安機關即時派員前去制止,但待他們趕到,人已盡散,瓜已所剩無幾。從結果看,公安機關未能起到制止哄搶的作用,但從外觀形式上看,公安機關已經作出了特定的解救行為。二、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有損害才有賠償”,相對人受到損害同樣也是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相對人受到損害的對象應當為合法權益,否則,行政機關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合法權益的范圍很廣,是否任何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不作為的侵害都可以得到賠償?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尚處初級階段,國庫承受能力有限,法制基礎較為薄弱等因素,在合法權益及其損害的界定上存在以下三重限制:1.合法權益的范圍局限于人身權和財產權。按照國家賠償法關于行政賠償范圍的規定,可賠償的合法權益局限于財產權和人身權兩種,其他權益如政治權利、受教育的權利等受到行政不作為侵害時,尚不能引起行政賠償責任。2.合法權益損害的內容局限于實際損失,而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實際損失包括人身權益的損害、現有財產權益的損害和必須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財產權益的損害。比如,因受害人殘廢而在未來必然失去的工資就是必須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財產權益的損害。可得利益指的是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其實現仍需要借助其他條件的利益,不屬于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的范圍。比如,受害人因行政不作為而無法履行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對于由此而失去的利益是不能主張行政賠償的。3.合法權益損害的形態局限于物質損害,而不包括精神損害。三、行政不作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果關系要件在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諸要件中,最容易產生分歧,因此,明確行政不作為與受害人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確定標準,在司法審查實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
2021-02-12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