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稅務機關依法作為賠償義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稅務行政賠償主要是對侵犯財產權的賠償。稅務機關對其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引起的民事侵權損害,對因相對人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以及間接損失等,不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賠償法),是我國繼行訴法之后又一部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密切聯系的重要法律。依照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該行政機關將作為法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因此,聯系稅務行政工作實際,結合稅收征管法、稅務行政復議及行訴法等法律法規,認真研究稅務行政中的國家賠償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第一、稅務行政賠償的涵義在法律概念中,賠償是人們最為熟悉的概念之一。實踐中,當權利主體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就可以要求加害人給予賠償,使自己受到損害的合法權益得到恢復和彌補。可見,賠償的基本作用就是使受到違法損害的權利和利益得到恢復和彌補。不過,能夠稱之為賠償的“恢復和彌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必須是人的自覺行為。因自然力作用或人無意識行為使受損權益得到恢復和彌補,不能稱之為賠償。2,這種恢復與彌補,只能由加害人或關系人承擔或完成。3,它應該具有經濟內容,如恢復原狀、返還財產或支付賠償金等;沒有經濟內容的其它權利救濟手段,如向相對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不能稱為賠償。4,致害行為違法。這是賠償區別于補償的一個重要特征。合法行為使人身或財產權受到損害,受害人只能得到適當的補償,不能享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見的賠償屬于民事賠償,即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因侵權損害所給予的賠償。除此而外,隨著現代社會對“絕對國家主權論”“國王不能為非”等原則的否定,以國家為賠償主體的國家賠償制度逐步形成,并迅速匯聚成世界性的潮流。什么叫國家賠償?通俗地說,就是以國家為主體的侵權損害賠償。嚴格地講,它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依法由法定賠償義務機關給予的賠償。由此可見,所謂稅務行政賠償,就是稅務機關作為法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在其自身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依法進行的賠償。例如:某稅務機關違法扣押了納稅人的財產并造成損壞,該稅務機關就應當修復并返還財產。稅務機關修復和返還財產的行為,就是稅務行政賠償。稅務行政賠償制度的確立和實施,有助于預防和減少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政行為,提高稅務執法水平;有利于對管理相對人給予最充分的權利救濟,使其受損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與彌補;也有助于防止相對人對稅務職務行為的阻撓,為稅務工作人員創造一種不受訟爭干擾的外部環境,提高稅務機關的工作效率。第二、稅務行政賠償的范圍按照賠償法的規定,我國國家賠償的范圍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行政賠償;二是刑事賠償;三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違法采取保全措施、強制措施以及執行錯誤等的賠償,顯然,稅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屬于行政賠償,甚至僅僅局限于行政賠償中侵犯財產權的賠償。首先,刑事賠償和民訴、行訴中違法采取強制措施等的賠償,屬于國家機器中司法序列的賠償問題;其次,在行政賠償中,由于法律法規未賦予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權力,如采取拘留、拘禁等強制措施,其行使職權中涉及人身權的“離境清稅”,也只是通知海關而非自已直接行使,這樣,稅務機關行使職權一般不應當涉及公民的人身權,進而成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義務機關。與之相反,為了保障稅務機關順利行使征稅權,法律法規賦予稅務機關相應的罰款、沒收財物、扣押、查封、凍結財產等權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車被盜誰承擔責任
2021-02-28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