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債務責任承擔原則是怎樣的
母公司是指擁有其他公司一定數額的股份或根據協議,能夠控制、支配其他公司的人事、財務、業務等事項的公司。
母公司最基本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而在于是否參與子公司業務經營。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
在通常情況下,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通過有限責任原則成立的在法律上相互獨立的法人實體,它們相互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在經濟上,它們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資金、技術、品牌、高層管理人員以及發展戰略上,母公司都控制和管理著各子公司,但一旦發生債務關系,根據法人有限責任原則,卻只能由各該子公司獨立對其債務負責,母公司不承擔責任。這樣,如果子公司破產,而其破產財產又很少,子公司債權人基本上得不到償付的情況下,他們能否就母公司的財產提出債權要求,就成了一個非常復雜而又難以處理的法律問題。
我國公司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笨梢?,我國公司法對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是持二者相互獨立說,即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法律上互相獨立,各為獨立的法人,各自獨立承擔其責任。也就是說,我國公司法在母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關系上仍堅持有限責任原則,并沒有作出例外規定。
母子公司債務問題如何處理
(一)對于母公司與子公司間的債務責任關系,或者如中國般堅守有限責任原則,或者如英美等國般采用有限責任原則的例外即“揭開公司面紗”理論,或者如德國般對公司集團的責任關系作出列舉式直接立法規定,都有其可取之處,但它們或者失之偏頗,或者有悖市場經濟的主體獨立精神,都沒有妥善解決母子公司間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
(二)從民法的基本原理出發,首先應當明確的是,不管是母公司的債務責任還是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都是一種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最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違約責任,一是侵權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它是一種基于合同而產生的以補償性為主要性質的民事責任。侵權責任則是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依法應在民事上承擔的法律后果,它與違約責任共同構成民事責任的體系,但二者之間有本質上的區別。子公司因其經營行為而發生的債務責任關系,一般而言,既可能是違約責任,也可能是侵權責任。鑒于違約與侵權這兩種責任本質上的不同,對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區別分析。
1、子公司的債務如果是基于合同而產生,那么就應適用違約責任方面的法律規定。根據《合同法》第107條及其后面一系列條文的規定,違約責任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因此,如果子公司與其它經濟主體訂立合同,并基于該合同而產生違約之債,子公司就應依其違約行為承擔債務責任。
同時,由于該債務責任是以有效的合同存在為前提,而有效的合同必然是基于雙方平等協商、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合同權利義務也完全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果,作為能夠訂立該合同的合法、獨立的主體,不論哪一方,都必須對自己自由選擇合同相對人及合同內容的判斷獨立負責。所以,合同相對人只能向子公司主張違約之債權,而并無向該子公司的母公司主張違約責任之權利,這也符合合同自由理念及公司法的有限責任原則。
2、子公司的債務如果是基于子公司的侵權行為而產生,則應適用侵權責任方面的法律規定。與違約責任不同的是,侵權責任一般發生在預先不存在聯系的當事人之間,他們相互間沒有意思聯絡,更談不上有什么權利義務方面的約定。在侵權法領域,不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的義務是法定的,因此,“現代社會,盡管各國的社會制度、歷史習慣、經濟發展狀況等存在重大差別,但各國侵權法皆以過錯責任為原則?!?同時,許多國家針對特殊侵權行為還規定了過錯推定、嚴格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等制度,以彌補過錯責任之不足,充分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概而觀之,與違約責任中的合同自由、相對主義等理念不同的是,在侵權責任中,各國立法和實踐更多地偏向于公平正義、公序良俗等,更偏重于保護被侵害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三)對于母公司與侵權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關系,應充分考慮到過錯、舉證責任倒置、公平、過錯推定原則等并視子公司所享有的自主性的程度以及母公司對子公司侵權所致損害結果施加影響大小的程度來決定讓母公司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這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1、如果子公司完全獨立自主,并且母公司對于子公司侵權結果的發生并無施加任何影響,則應由子公司獨立承擔該侵權之債;
2、如果侵權結果的發生是全部或部分地歸于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指揮管理、干涉或其他方面施加的影響,則應由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侵權之債承擔全部或部分清償責任。概而言之,即應視母公司對子公司侵權責任發生的過錯有無及過錯大小來確定是否應由母公司來對子公司的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及承擔責任的大小。?具體而言,可以如前文所述,將子公司的債務責任劃分為違約與侵權兩種情形:在違約與一部分的侵權情形下,可持傳統的有限責任原則,由子公司單獨就其違約之債向相對人承擔責任。在另一部分侵權的情形下,可視子公司侵權后果的發生與母公司過錯之有無及大小,規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該侵權之債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在立法體例上,則可采用原則性規定與具體條文列舉相結合的做法,對公司法第十三條進行修訂,或者如德國立法般另行專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通常而言,母、子公司在債務上承擔責任的時候需要按照以上原則進行,當然,這也需要具體分析。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