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不按約定還款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延遲還款的情況是大量存在,這對出借人也就是債權人來講是有很大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借款人就卷錢消失,此時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要如何才能追討回借款。
1、遲延還款,即借款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時未還款。借款人過期未還借款,勢必影響到貸款人的資金周轉,損害貸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遲延還款的,應負違約責任。另外,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借款的,貸款人依法享有要求保證人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或對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
2、提前還款,即借款人在約定的償還借款期限屆滿前償還借款。當事人對提前還款有約定的,按約定履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提前還款條款的,如提前還款不損害當事人利益,可不經貸款人同意而提前還款,利息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如提前還款損害貸款人利益的,貸款人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還款要求,一般來說,金融機構會拒絕提前接受還貸,因為這樣意味著預期利益的損失。
借款人遲遲不還款怎么辦
原則上未約定利息的借條,債權人不能在要求還款時向債務人索要利息。但是如果借款時約定了還款期限,或者雖然沒有約定還款期限,但是債權人已經催告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還款的,債務人過了這個期限仍不還款,那么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公民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準許。
一般在借款的時候都會就還款期限作出約定,而借款人不按約定還款的情形主要分為了兩種,即延遲還款與提前還款。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人不按時還款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延遲還款的情況是大量存在,這對出借人也就是債權人來講是有很大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借款人就卷錢消失,此時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要如何才能追討回借款。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