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的風險包括哪些方面
債務風險指債權人在法律保護范圍內面臨的債款損失風險。它的內容主要包括:
1、訴訟時效風險。如《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示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2年。第136條規定對延付或拒付租金、出售不合格的產品而未予聲明、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等進行索賠,時效均為1年。對交通運輸、郵政方面索賠,時效為60~180天等。
2、破產風險。
3、債務人解體風險。如債務人在解散或被撤銷時已無財產償還債務等。
4、債務人犯罪風險。
5、社會性風險。指由于人們法律意識不強,有法不依,使債權人無法依法追償債款的風險。雖然法律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利益,但由于債務風險的客觀存在,債權人在經濟往來中不能單純依靠法律保護債權,還必須進行事先防范,防止不法侵害事件的發生。
債權人追債時應注意什么
如果對方并不抵賴,而只是一味以種種借口拖延還款,那么可以與其再簽訂一個還款協議,在這個還款協議中要注意約定還款的具體方式和期限,還可以和對方約定如果到期不履行的話,可以申請法院就債務人的財產進行強制執行。該類延款協議必須事先經過公證機關的公證。如果有這樣的還款協議,那么一旦到期,債權人可以依據協議的條款直接要求法院強制執行。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免去大量煩瑣的訴訟程序,節約時間和金錢。
個人欠款不還該怎么起訴
如果借款期限已經滿,經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償還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出借人在起訴時要注意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如果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還款計劃,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于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在起訴時,債權方大概有以下一些證據要注意收集:有關債務方主體資格的證據、合同或協議、送貨單(一定要債務方簽收)、托運單、欠條及各種結算票據等,其他與該欠款有關的電報、傳真、函件等都應妥善保存。對于已收集到的證據要及時向人民法院提供。
對于那些因特殊情況可能滅火或今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對于那些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債的擔保,債的擔保的類別有哪些
2021-02-22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