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權侵權認定是怎樣的
一般地,構成侵權行為必須具備四個要件:一是有違法行為存在;二是有損害事實發生;三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四是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商標侵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因此,認定商標侵權行為無疑要考慮上述四個基本要件。同時,還應充分注意到商標侵權行為自身的特殊性。
(一)有違法行為存在
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即發生了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妨礙商標注冊人行使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的存在是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
(二)有損害事實發生
損害事實在商標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條件。至于損害事實,可以是物質損害,也可以是非物質損害。物質損害是造成商標注冊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減少、消滅。非物質損害是因侵犯商標專用權而致使權利人的商品信譽、企業形象被損毀、貶低。非物質的損害是無形的,并且當時是無法計算的,但終歸導致權利人財產利益的減損。在實踐中,對物質損害的認定應由被侵權人舉證,而對于非物質損害的認定,舉證卻是非常難的,因此無需被侵權人舉證。只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便認定為有非物質損害,被侵權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損害事實不同,形成的因果關系也不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則違反行為與損害事實形成因果關系。例如某種假冒名牌的酒,質量很差,消費者飲用后,會誤認為某種名牌酒的質量下降了。這就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實的發生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則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
新《商標法》將原法第38條第(2)項“銷售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明知”刪除,即取消了認定此行為侵權的主觀構成要件,確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故意或過失,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商標權侵權認定是如何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商標權侵權認定主要有四方面,有違法行為存在、有損害事實發生、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法定贍養人
2021-02-19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