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家港偷稅漏稅判刑標準
1.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4.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5.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6.稅務、海關、銀行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本罪犯罪人相勾結,構成本罪共犯的,應當從重處罰。
7.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刑法條文
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應占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第二百零四條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前款規定的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一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一十二條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至第二百零五條規定之罪,被判處罰金、沒收財產的,在執行前,應當先由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和所騙取的出口退稅款。
二、稅收籌劃的方式
開展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投資于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以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形成了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兼顧社會進步的新的稅收優惠格局。區域稅收優惠只保留了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其它區域優惠政策已取消。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與節能等方面。因此,企業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收入總額減計10%。稅法對小型微利企業在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等方面進行了界定。
2.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主要包括: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所得稅;對農林牧漁業給予免稅;對國家重點扶持基礎設施投資享受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對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
3.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加計100%扣除,安置特定人員(如下崗、待業、專業人員等)就業支付的工資也給予一定的加計扣除。企業只要錄用下崗員工、殘疾人士等都可享受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分析哪些崗位適合安置國家鼓勵就業的人員,籌劃錄用上述人員與錄用一般人員在工薪成本、培訓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差異,在不影響企業效率的基礎上盡可能錄用可以享受優惠的特定人員。
三、稅收籌劃與偷稅的區別
有關于偷漏稅的定義。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中的相關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稅收籌劃與偷稅有著本質的區別的:偷稅是一種公然違反稅法規定,與稅法相對抗的行為。偷稅的主要手段表現為納稅人通過有主動隱匿有關納稅情況和事實,達到少繳或不繳稅款的目的,其行為具有明顯的欺騙性質。而稅收籌劃是尊重稅法規定的,即首先在遵守稅法規定的前提下,利用現有稅收法律優惠規定,結合納稅人的具體經營情況來制定最有利的涉稅方案,稅收籌劃性質中首先的一條就是合法。
在法律后果上,偷稅行為是屬于稅法上明確禁止的行為,因而一旦被稅務機關查明屬實,納稅人就要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世界上各國稅法對隱瞞納稅事實的偷逃稅行為都有處罰規定。而稅收籌劃則是通過某種合法的形式來盡可能減少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其經濟行為無論在形式上還是事實上都是符合稅法規定的,各國政府對此一般都是默許,甚至是鼓勵的。
從社會影響看,偷稅是公然違反稅法、利用虛假的申報減少納稅,因此,偷逃稅是納稅人一種藐視法律的行為,各地稅務機關為了防止納稅人的偷漏稅,均在進一步的加強稅收征管,嚴格執法。而稅收籌劃的成功則需要納稅人及籌劃人對稅法條文的熟悉和稅法精神的充分理解,同時又要掌握必要的籌劃技術,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0-12-14被判有期徒刑的人有選舉權嗎
2020-12-27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1-01-02疫苗質量管理存在安全隱患,部門可采取的措施
2021-02-10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