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犯網絡安全法判幾年:
《網絡安全法》不是一概而論,而是根據具體的違反情況來評定是否采取行政措施。或是罰款,或是責令整改,或是判刑。存在用戶傳播暴力恐怖、虛假信息、淫穢色情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秩序的信息問題依法展開立案調查。平臺用戶發布的有關法律法規禁止發布的信息未盡到管理義務,其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根據《網絡安全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作出最高罰款的處罰決定。同時,要求針對違法問題進行深入整改,切實履行平臺管理的主體責任,規范微信公眾信息服務,對發布違法和不良信息的公眾賬號堅決依法處置。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信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加大屬地互聯網信息內容監管執法力度,歡迎廣大網民對網上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舉報,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用戶發布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宣揚民族仇恨信息及相關評論信息”未盡到管理義務以及百度貼吧對其用戶發布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暴力恐怖信息帖文及相關評論信息”未盡到管理義務的違法行為,分別作出行政處罰。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六十八條之規定,分別對新浪微博作出最高罰款的處罰決定,對百度貼吧作出從重罰款的處罰決定。同時,要求兩家公司針對違法問題進行深入整改,切實履行平臺管理的主體責任,規范平臺信息服務,對發布違法和不良信息的用戶賬號堅決依法處置。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為:
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第六十一條為:
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對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如果大家在現實生活遇見更多的法律問題,小編建議您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被鄰居家的寵物狗咬傷要求對方賠償多少合適
2020-11-25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