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會判刑嗎
假冒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超過25萬元最高判7年。
假冒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最高將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1日公布的知識產權刑事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司法解釋明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3萬元以上的;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3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以上的;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1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根據這個司法解釋,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214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在25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214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司法解釋規定,實施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213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實施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并罰。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指出,所謂“相同的商標”,是指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完全相同,或者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而“使用”則是指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產品說明書、商品交易文書,或者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等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