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刑法終身監禁的適用條件
依照經《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后的刑法典第383條和第386條的規定,犯貪污罪、受賄罪,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依法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法院根據其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死緩期滿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對其適用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兩高”《解釋》第4條第3款也規定,符合貪污、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之情形的,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判處死緩并同時決定死緩期滿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予以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它應滿足兩個條件:
1、因嚴重貪污受賄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從立法內容上,《刑法修正案(九)》對終身監禁制度的適用作了嚴格的限定,即只能適用于被判處死緩的貪污受賄犯罪分子。那么,貪污受賄犯罪分子的罪行也就必須符合死刑的適用標準。如上所述,立法的本意是將終身監禁作為死刑立即執行的替代措施,因而終身監禁的適用對象必須是針對本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貪污受賄罪犯,而基于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對其判處死緩。此種立法原意也體現在“兩高”《解釋》中,該解釋第4條第3款規定,死緩犯終身監禁的適用必須符合該條第1款規定死刑(立即執行)的情形,而非該條第2款關于一般死緩的適用條件之規定。依據該條第1款的規定,貪污、受賄判處死刑的適用條件是“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上述貪污罪、受賄罪適用死刑的四個條件中,除數額標準在“兩高”《解釋》中已有概括規定外,其他三個條件(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之含義和情形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都亟需最高司法機關以司法解釋予以明確,以保證司法實務中正確而統一地予以掌握和運用。
2、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衡量應當適用終身監禁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和“兩高”《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是否適用終身監禁的依據,是其“犯罪情節等情況”。然而,上述立法和司法解釋并未對此“情況”做出具體規定。一般而言,所謂犯罪情節,是指犯罪構成的基本事實以外的、與犯罪行為或犯罪人有關,能夠影響犯罪人刑事責任(主要是量刑)的各種情況,包括犯罪手段、犯罪對象、犯罪的后果、犯罪的時間、地點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犯罪情節并非法院在決定是否適用死緩犯終身監禁制度時所要考慮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情況需要考慮,因而立法上使用了“等”這樣的模糊用語。參酌與死緩犯終身監禁制度相類似的死緩限制減刑制度的相關司法解釋,此處的犯罪情節等情況應當包括犯罪情節和人身危險性等情況。就貪污受賄犯罪而言,一般應考察貪污受賄的次數、持續的時間、貪污對象是否為特定款物、貪污受賄贓款的具體用途和去向、是否退贓及退贓比例等各種情形。在綜合判斷相關犯罪情況后,如果認為對嚴重貪污受賄罪犯判處一般死緩(即二年期滿減為無期徒刑后可以減刑、假釋)尚不能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適用終身監禁。
二、終身監禁的特點
1、只適用于嚴重貪污、受賄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衡量應當適用終身監禁的;
2、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二年,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死刑緩刑執行二年期滿的的罪犯,可依法減為無期徒刑;
3、依法被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或假釋。
在《刑法修正案(九)》中規定到,只有嚴重貪污、受賄罪,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收回罪判處死刑延期執行的罪犯,才可能終身監禁,需要注意的是,判斷終身監禁,是要根據犯罪情節的狀況來決定的。如果您有終身監禁的更多相關知識疑問,不妨咨詢下律霸網的相關律師或者在線咨詢律師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責任認定書由誰拿
2021-02-24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