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在商標法中做出了三項規定,在刑法中也都有相應的規定,具體內容是:
(1)假冒注冊商標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為,未經商標注冊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項罪名的實質是侵犯他人合法的商標專用權;表現為在同一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與商標侵權行為的表現有所不同;情節嚴重或者特別嚴重,在于其犯罪目的主要是牟取非法利益。
(2)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商標標識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對這種違法行為做出相同的規定,對情節嚴重的和情節特別嚴重的規定了刑事處罰。這項罪名的實質是違反國家的商標管理制度,通過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商標標識,侵犯合法的商標專用權,擾亂商標管理秩序。偽造和擅自制造是非法制造的兩種形式,自然人、法人都可以是本罪的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這種犯罪行為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
(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項罪名在于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實質上構成了對商標專用權的侵害,損害了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從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應具有明知要件,表現為銷售金額數額較大和巨大。
上述關于商標犯罪的規定,是在中國商標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過程中形成的,最早是在1993年第一次修改商標法時制定了《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罪的補充規定》,將這幾種商標犯罪列入,反映了實際的需要。1997年修訂刑法時,吸收進了刑法,成為刑法條款。在商標法進行第二次修改時,又繼續作相應的規定。這也是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的商標法律制度適應實際的需要,適應發展的需要,內容不斷充實,走向成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