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在此之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加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共同犯罪人除主犯、從犯、脅從犯之外,還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
法律咨詢:
一個15歲多小孩伙同4個孩子一起搶劫,這孩子是最小一個,他不是主謀,搶劫金額總共770元,但次數多沒傷過人.從那以后這孩子就沒在參與了.請問律師,象這種情況要判多少年?
律師解答:
你好!具體的量刑需根據犯罪情節、自首、立功等情況綜合判斷,根據你提供的信息可爭取緩刑。
相關法律知識:
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標準
各國立法對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可謂五花八門,但從采用的分類標準上看,卻不外乎兩種:
1.分工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或行為的形式進行分類。分為:(1)正犯(2)教唆犯(3)幫助犯(4)組織犯
2.作用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進行分類。分為:(1)主犯(2)從犯(3)脅從犯
這兩種分類方式應當說各有利弊。分工分類法能夠客觀地反映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實際分工及其聯系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定性問題。但是對共同犯罪人予以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確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大小,而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各共同犯罪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取決于其行為在侵害法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工分類法不能充分的揭示各工作犯罪人在共同侵犯某種法益的活動中所其的作用,難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量刑問題。因此,從純粹采用分工分類法的國外立法例來看,對于“教唆犯”只能規定“依正犯處罰”,無法體現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實際作用大小,對刑罰輕重的影響。
作用分類法則正好相反,它雖然有助于解決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問題,但在表明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及彼此聯系上,卻顯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準確地說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行為的法律性質,從而對其準確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